![](https://img.haomeiwen.com/i3099374/700a782f591274fd.jpg)
这是纪元的《哪有没时间这回事》一书的自我整理稿。
为写这篇文章,我把这本书翻了三遍!导图也画了三稿,才理出自己的思绪。
唉,人笨天注定啊!
这本书有个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拥有“二个目录“。
目录一,按技能水平来写的,也是作者写书的思路,说实话,没看得太明白(只怪自己道行太浅)
目录二,按上班族的时间段划分来做的,目录好理解,内容却得迁就第一个目录,所以看得有点费力。
于是,我提炼了一下我的重点,关键就是“习惯”二字。
首先,作者推荐养成早起的习惯。原因如下:
1、早起可以倒逼自己早睡,保护好身体;
2、早起可以让自己早去挤车,占到有利位置,便于阅读;
3、早去公司可以提前完成重要工作,干掉“大石头”;
4、工作完成后腾出时间,可以用来汇报工作、督促进度、和沟通事务(大家不是老觉得工作做不完或是老被人打断么)
那早起的好处也就很明显,好身体也有了,也有时间了,工作完成的不错,老板还喜欢(多汇报,老板才知道你能干啊)。很不错哦!
但早起是个体力活,难啊!别急,接下来作者教你怎么早起:
1、给自己定二个闹钟。一个把自己叫醒即可,另一个可以是“打雷”声,即以吵到别人为标准,如把闹钟接到音箱上,或是放到厕所里,哈哈。当然,目标不是吵醒别人,而是利用自己怕吵醒别人的心,来逼自己起床;
2、早起奖励。让自己早起有动力,比如你喜欢打游戏,喜欢看小说,OK,通通可以放到早上做。先养成早起的习惯,习惯有了,再考虑慢慢转变,干点别的。
因为早起的习惯已经帮你缕清了大部分的工作,那么接下来,你只需要用一些小习惯来增加时间的利用率即可。作者的建议如下:
1、使用清单做记录。作者提到碎片化清单、次日清单二种。用以在碎片化的时间解决细小繁杂的事务;
2、给自己找点“麻烦”。相信大家总是回家也离不开手机,电脑。没关系,给自己找点麻烦就好了:
把网线拔了;
打开微信免打扰功能;
关掉不停闪闪闪的QQ;
让手机趴下,而不是躺着;
把电脑放在必须搭凳子才能取下来的衣柜上;
这样做完后,有没有突然发现自己闲了啊?
闲了正好啊,你要的不就是时间吗?
可是亲,时间是有了,但阅读,健身这一类事,消耗太大,想坚持下去,难啊!
没事,作者教你坚持下去的方法:
1、坚持打卡。如果你想看书,给自己弄个卡,哪天读了,画个勾,没读就放在那,时间一长,就知道自己做了多少,也会有意识的想去增加勾的数量了。
2、给自己设定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这是肯定的。你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就更别谈动手做这回事了。
3、写碎片化日志。记录下来,今天做了什么有成就感或有进步的事,做了什么不好的事,给自己鼓励的同时,督促自己改进。
可是亲,我卡也打了,目标也有了,也在执行了,可是看书的时候,总忍不住开小差啊?
这个也好解决:
1、用纸笔,边看边记。光看书,很容易思维涣散,用纸笔的话,就好多了,又要读,又要写,这么忙,哪有时间开小差啊!
2、借用“番茄工作法”。大概执行就是,工作25分钟,休息一下,再来工作25分钟,再休息一下,以此循环,以保证专注力和时间密度。
但是,习惯也有自己的个性,作者建议我们要“选择性的坚持”!
首先,习惯是有可操作性的。比如说,我想养成待人友善的习惯,这个范围太大,我们可以先试着赞美别人。其实,就是要让你想要的习惯,具有实际执行和可操作性。习惯的养成并不是坚持结果,而是坚持正确的过程。
再次,找到合适自己的习惯。比如减肥,你可以跑步,跳健身操,去健身房,少吃等等。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如果你不喜欢跑步,可以快走,如果你不想去健身房,你可以在家自己锻炼。用你最舒服,最能坚持下去的办法,一直做就OK了。
作者在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很多人会高估自己一年的成就,也会低估自己十年的成就!其实,这些成就的来源,就是习惯。
END
80后宝妈,一个鱼与熊掌皆不想放弃的贪心女子。不放弃,那就只能加油了!
喜欢我,记得关注我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