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5月的一个下午,我偶然间读到老猫的一篇文章,里面好多词都很陌生,那时候我除了比特币还什么都不知道。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依靠百度我勉强把那篇文章理顺了。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读完了猫说的所有文章(包括养猫的文章),那真是个酣畅淋漓的下午。透过老猫的视角,我才发现区块链所呈现的世界是那么精彩。当天我加入了猫友圈,注册了云币网,正式踏入币圈。
正所谓一入币圈深似海。作为一个资金少、操作少的小散,在猫友圈我更多是闷头汲取营养,平时很少发声。在94时期,实在看不过圈子的谩骂,才发了一贴表示对老猫和云币的支持。老实说,作为一个普通用户和粉丝,可做的支持实在有限。
这两天《猫说》上连续两文《BigOne到底怎么了?》、《扒一扒老猫的黑历史》让我重新思考,为什么当年云币做到了交易量第一的水平,而如今的BigOne却是惨淡经营?在币圈教父级人物李笑来和老猫的加持下,为什么BigOne竟如此狼狈?
老猫在自己的文章中很详细地叙述了“前尘往事”,他从经营者的角度给出了答案,而这里我要从用户的角度给出些不一样的解读。
云币的业绩在17年达到了峰值,按老猫自己话说,这是一辆飞驰的三蹦子,那是什么在支撑这辆三蹦子呢?在我看来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
- 一方面是李笑来和老猫在币圈的影响力,大批的粉丝转入币圈,进而成为云币的用户;
- 另一方面就是云币特有的独家币种,比如当时的SC、量子、公信宝等等大多只能在云币上交易。
云币与这些项目的深度合作,不仅助推了项目的快速成长,也为平台带来了大批流量,实现了双赢。按老猫话说,这是对其他交易所的降维打击。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网站出现一些体验上的问题,用户也只好迁就。
云币当然知道自身的问题,所以才有了BigOne的众筹。无奈命运捉弄,94事件如晴天霹雳,与其说给云币这辆飞驰的三蹦子踩了刹车,不如说是直接掀翻了这辆三蹦子。
这次打击对云币团队来说是致命的,它不仅仅影响了平台的发展节奏,更严重的问题是,这期间李笑来和云币都陷入了舆论漩涡之中,成为了众矢之的。
与此同时,各大平台纷纷出海,名不见经传的币安率先发力,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营销能力,快速迭代,完成逆袭,一举成为最受欢迎的交易平台。值得注意的是,出海后的这些平台也在积极跟项目方合作,甚至参与项目孵化,云币所谓的降维打击已经成为平台标配。至此,云币曾经的两大优势已荡然无存。
所以老猫团队知道,众望所归的BigOne无法仅仅凭借云币的人气而实现王者归来,BigOne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但似乎一上来用力过猛了——ETH和EOS的交易对居然是以EOS为基础的,提币的手续费居然只能用eth结算,这都什么鬼?
你当然可以说EOS是未来,你也可以从安全性和ERC20的角度来解释钱包,但是你的用户不仅仅是EOS爱好者,你的用户也不是工程师,所以这样的回应从产品经理的角度来看完全是有失水准。
而且,此时的用户不是没有选择,很多平台的体验都要比BigOne好太多。那用户留在这里的理由是什么?代币首发吗?
很可惜,这次一些新项目的问题一点也不比BigOne的少,不仅在牛市期给平台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和信任危机,在熊市更是泥沙俱下。依靠送币、送糖果好不容易带来的流量,就这样消耗殆尽。
东山再起不同于从零开始,BigOne团队似乎承受了太多期待。云币曾经的辉煌、老猫和李笑来的影响力不仅没有变成BigOne的动力,反而成为了负担。BigOne丢了老大的位,却得了老大的病,面对用户质疑,它每一次强硬的反驳都像是一种悲鸣。
我们能感受到老猫急切的心情,所以才“很快会有APP,很快会有场外交易”,结果......
结果是币圈出现了两种“很快”,一种“很快”是BigOne式的遥遥无期;一种“很快”是币安和OTB式的,第二天甚至当天就让你看到变化。
其实,BigOne不是没有优化,不是没有迭代,只是这些优化被各种问题给掩盖了。
最近上线的EOS投票功能,简直就是为BigOne量身定做的。在很多人还不知道如何投票的情况下,这绝对是一个杀手锏级别的功能。结果却出现了“数据造假”的质疑。
拜托,怎么可能造假,这只是一个预投票,BigOne根本没有造假的理由。
没错,这是数据出错,我不相信它会为这事造假。但问题总有不同的解读,请问你一个预投票功能就数据出错,那真实的交易数据呢?你拿什么来保证自己所标榜的“不作恶,不刷量”?面对的非工程师出身的小白用户,请问你解释得清吗?
BigOne的问题反映出,其团队营销能力与技术实力似乎严重不匹配。好的想法需要踏踏实实一步步实现,在摸索和试错的过程中,不当的营销很可能会增加试错成本,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纵使你老猫营销能力再强,口才再好,你能怼天怼地怼自己,但如果产品跟不上,最终怼走的是用户,受伤的是忠粉和BigOne自己。爱之深责之切,老猫你可长点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