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八·一四
尹文端公督两江时,爱才如命。宛平王发桂以主簿派管行宫,有句云:“愧我衙官无一事,宫门持帚扫闲花。”公见而大喜,即超迁贰尹。秀才解中发有句云:“多读诗书命亦佳。”公于某扇上见之,即聘作西席。
尹文端,即尹继善。雍正九年(1731)至十年(1732)以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乾隆八年(1743)至十三年(1748)、 十六年(1751) 至十七年(1752)、十九年(1754)至三十年(1765)先后任两江总督。三十年(1765)三月二十,召入阁办事。
督两江,即担任两江总督。两江总督的正式官衔为“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清顺治二年(1645),于明南直隶辖地设立江南省,省府位于江宁(今南京)。康熙六年(1667)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江南省(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市)和江西省,是清王朝的财赋重地,也是人文荟萃之区。两江总督前身为顺治四年所设置的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总督府驻江宁(今南京)。顺治九年(1652),总督府一度迁往南昌,改名江西总督,不过很快恢复旧制。康熙元年(1662),操江(操江:明代官名。全称提督操江,以副佥都御史为之,领上下江防之事。清顺治元年沿置,兼巡抚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等六府,驻安庆。康熙元年(1662)撤销操江所部十二营,改隶总督。始置安徽巡抚。因明代操江以副佥都御史为之,故有操江御史、操江都御史之称,也有称操江总督)事务划归江南总督管理。康熙二十一年(1682)仍合,正式定名为两江总督。雍正元年(1723),授与历任两江总督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之官衔。道光十一年(1835)起,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自同治五年(1866)起,两江总督兼管五口通商事务,授为南洋通商大臣。
宛平,指宛平县。宛平的概念最早出现于辽代。宛平二字取自东汉刘熙所撰《释名》:燕,宛也,宛然以平之意。辽开泰元年(1012年),析幽都县为津县(金改名大兴县)和宛平县为京城附廓县,直至民初。京城东西各属二县。1928年,废京兆地方设置北平市,宛平县改隶属河北省,第二年,县署由市内迁至卢沟桥拱极城,即宛平县城,拱极城遂讹为“宛平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县治迁往长辛店。解放初期仍隶属河北省,县署移于大台村。1952年,划归北京市,撤销县的建置,其原辖地区先后分别划入丰台区、京西矿区(门头沟区)、房山县(区)、大兴县、海淀区,石景山区。到1952年宛平县撤销,宛平县建制在历史上共存在了940年之久。
王发桂,无考。
主簿,音zhǔ bù,古代官名。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文献通考》卷六十三:“盖古者官府皆有主簿一官,上自三公及御史府,下至九寺五监以至郡县皆有之。”隋、唐以前,因是长官的亲吏,权势颇重。魏、晋以下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主簿常参机要,总领府事。习凿齿曾为桓温的主簿,时人曰“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此为主簿权势最盛之时。隋、唐以后,主簿成为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至明、清时,太仆、鸿胪二寺及钦天监称主簿,太常、光禄二寺及国子监称典簿,县署则仍称主簿。均系低级之事务官。明清时期主簿由贡监及吏员拔擢除授,是知县的佐贰官,别称“书记”“三尹”等,秩正九品,主管户籍、缉捕、文书办理事务,在主簿廨办公,下设攒典1人协助办公。
行宫,音xíng gōng,古代京城以外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可能由其它建筑改造而成。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从乾隆第一次南巡那一年起,尹继善开始在栖霞山中修建行宫。历时6年,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第二次南巡前建成了栖霞行宫。据《南巡盛典》记载,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有五次共45天都住在栖霞山行宫。王发桂或许就是负责平时维护栖霞山行宫的官员。
贰尹,音èr yǐn ,本义是唐代州府副职少尹。少尹,从四品下,掌贰府州之事,故称。后亦作为县令副职县丞的别称。本条诗话“超迁贰尹”是指尹继善因为王发桂写诗好而将其从“三尹”主簿提拔为“贰尹”县丞。
解中发,清代秀才。其他无考。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