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想要传达某些信息时,都需要仔细思考一下如何表达,以便对方能更顺利、准确地接收。
因为表达方式的不同,对方理解的效率和正确率也会有所差异。
在表达自己的信息之前,最好先思考三件事。
首先,现在的情况如何?表达的对象是谁?
其次,我想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例如,现在的状况是紧急还是不紧急?
对方是上司还是下属?是男性还是女性?是初次见面还是自己的好朋友?
我要传达的到底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的表述方式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例如,如果事态紧急,我们就最好开门见山;
如果和对方刚刚认识,那么我们就需要保持礼貌和谨慎;
如果是我们的好朋友,那么语气随性一些也无妨。
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表达这些信息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询问对方的意见,还是想和对方深入讨论?
面对不同的情况,我们的表达方式也会有所改变。
当我们有一个信息需要表达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首先,简单地逐条列出重点;
如果有多项信息,还要考虑陈述的顺序。
如果有好消息和坏消息,那么先说坏消息。
例如,作为领导在听下属汇报时,最关心的就是对方要说的到底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如果是好消息,自然能保持轻松的心态来聆听;
但如果是坏消息,就意味着必须严阵以待,甚至可能需要进行缜密的安排,以应对一系列的情况。
所以在传达信息时,一定要从结论开始。
让对方从一开始就知道他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是紧急情况还是不紧急,是和客户沟通出了问题,还是你有问题想向他咨询。
最糟糕的情况恐怕就是告诉对方,你要和他沟通一些事情。
要知道这种含糊不清的表达,有可能让对方坐立不安,反复猜测你到底想跟他说什么,是好事还是坏事,公事还是私事,这样反而会占用对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所以,如果能一开始就直截了当地给出结论,无疑是一种体贴的举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