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单位里又陆续有人请假,班级也有暂停课的。
领导已经好多天没来了,据说反反复复,症状还挺严重,昨天傍晚打电话说是F炎了。
一切按部就班,必须保证常规的教学,确保不能有空班现象。我们学生情况特殊,在校时间,老师必须寸步不离,无论是上厕所、还是课间,亦或是就餐、午休 ,都需有人看护。现在人员不齐,必须协调安排好。
好在,无论是职工还是教师,大家责任心都比较强 。
本周,见缝插针,终于把朱家浜的文稿完成,昨天交了稿,也算了却一桩事情。
昨天傍晚,收到一位企业家的信息,这位企业家,以前曾帮她写过专稿,微信一直保留着。这次让我帮忙整理点文稿,了解了一下事情原委,这材料要求有点高,毕竟,这方面我不是特别熟悉,需要查阅大量史料。于是,果断拒绝。人到中年,还是轻松一点吧。
最近的晚餐,依然丰盛,菜四五个。冰箱里蔬菜多,炒一个怎么消耗得完,荤菜又最好弄两个,这样么,每吨都超标。不过最近米饭不做,主食换着吃吃。前天摊了黄瓜鸡蛋饼,放了牛奶,用黄油煎,真的好吃。昨天煎了牛肉饼。
吃得多,运动量少,肉眼可见长肉肉的节奏。去年的衣服,穿上去怎么也不对味,最近买了一大堆衣服,安慰一下受伤的心灵。其实,并非衣橱里的衣服不好看,是人的体型在改变,再美的衣服穿出来也不是那个味。
一直不运动,人精神不好,走个路都累。今天看看天气不热,走路去上班,走到办公室竟然气喘吁吁。
看石磊的《上海饭局》,通篇的上海闲话,看着过瘾,借来的书,得快点看完传给下一位阅读者。人均4000的海鲜刺身,受众群体竟然是年轻人。上海大饼到底是圆的甜味,还是咸的甜味,争论大半天也是无果。小时候去拷酒、买汤,一路吃回家,大人看看怎么这么少,以为服务员欺瞒小人,于是在容器上划条线,那么好了,小人再也不愿去买汤、拷酒了……吃饭中的故事,说也不完,道也道不尽,都是文化的象征、记忆的符号。从高档餐厅到小弄堂的路边摊,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甚是有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