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读完了吴伯凡老师推荐的《瓦尔登湖》,正如译者介绍的那样,这本晦涩的书确实不好读!
我觉得难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书中有很多哲思,让人感到难懂;二是用了大篇幅的内容(感觉80%以上)描述湖边的生活,虽然很细致生动,但由于没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感觉不是很吸引人。
鉴于是吴老师推荐的,且此书本来就有极高的江湖地位,所以还是坚持着勉强看完了。
第一、主要内容及架构
主要内容当然就是讲作者在瓦尔登湖边,独自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的故事。
篇章结构也是从湖边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次展开。
先是倡导节俭的生活,用很长一章来说明我们的生活必需品是很容被满足的,论证了我们“需要的不多,但想要的太多!”,过一种简单的生活是完全可行的!
然后,作者就开始了湖边生活,从种豆,盖房,钓鱼,做饭……
经历着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湖边不同的景色和生活!
从篇幅来看作者更喜爱冬季,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冬季。
每一章里都有作者大量的观点,哲思,想要参透还需细看!
第二,此书与我们何干?
这么一部大作,如果仅仅是田园生活以及晦涩难懂得哲思,显然是名不副实的!
可是,通篇明明白白的就是一部原野和丛林生存的记录嘛!但是,回过头来想,如果作者是在倡导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为什么他不一直生活在湖边?难道作者希望人类社会回到起点,过原始人的生活?这让我困惑了很久!
直到重读最后一章结束语时,我才了解了作者的真实意图。
他是在帮助我们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当基本的生活保障已经不再是问题的时候(现在的中国基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且有一大部分人物质生活极为充裕),我们究竟该追求什么?是为了财富不断增长而忘我地夜以继日的“耕作”,还是更多地关照内心的需求?
而要回答这些问题,就涉及到作者对于生活方式、生活态度、财富、幸福等等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和观点。
首先,作者倡导的是多样化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层不变的,像机器一般不停工作的一生。
所以他才走进森林,用亲身实验的方式告诉大家,我们可以活得这么简单,体验如此美好的生活!为什么又走了呢?用作者的话说,他还要去探索,去体验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我心中有更多的神,他们心中有更多的路。”
“如果把你的目光直接朝内心看,就会发现,
在你的思想中有一千个领域尚未被发现。”
作者说:
“地球的表面是柔软的,人走过便会留下脚印;思想旅行的道路也是如此。这样一来,世界上的公路一定是那么的破损和尘土飞扬啊——传统和顺从的车辙又是多么的根深蒂固!”
“如果一个人充满自信的在他梦想的方向上前进,并努力过着他所想象的那种生活,那么他就会遇见在普通时刻里意料不到的成功!”
其次,虔诚的专注和决心会让生命永葆青春!
作者以库鲁城里一位艺术家,用追求完美的情节做一根手杖,并专注于此,直到他的同龄人都已老去,而他却在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得到了青春永葆!
这让我想起了林徽因,在病重迷离之际,接受了设计国徽的任务,这个在她看来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令他犹如起死回生一般,又多活了好几年,不得不说精神的力量至伟至大!
第三,尽管生活贫穷或是卑微,依然要爱他!
不管你的生活多么卑微,都要主动迎接他,过好他!爱抱怨的人在天堂都会找到别人的毛病。
“多余的财富只能用来购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所必须的东西,是不需要用金钱来买的。”
“不用给我爱,不用给我钱,不用给我声誉,给我真理吧。我坐在放满美味佳肴的桌子前,服务周到,但那里却没有真诚和真理;于是我饿着肚子离开这个格格不入的餐桌。”
好了,时间关系就写这么多,我也确实没完全读懂。有时间了,想到什么与之相关的主题,再细细品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