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爱上了传统文化,在社群里,一个大叔了解到我是90后,就觉得特别不可思议。他认为热爱传统文化的40%是80后,大部分都是70后或者事业有成的人。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你会发现你对生活所有的不理解,所有的痛苦和迷茫都可以在传统文化里找到解药,可惜身边学习并践行传统文化的人少之又少。
上学时特别痛恨古文,生涩难懂,老师还要求背诵,不能真正的感受古文的意境与精髓。现在却很后悔,当时没用心感受,越来越享受先贤思想的熏陶,沉浸在古文的世界不能自拔。
白岩松说:古人是少识多智,现在人却是多识少智。确实古代人没有我们这么发达的教育与科技,知识没有现在泛滥,却非常的智慧,古圣先贤的很多思想在两千年后的今天非但不落后,至上的哲理深深影响着现代人。
前两天参加一个老师的直播课,在课程刚开始时老师就介绍自己,给我们讲他的祖籍,经历,故事,这时底下有个学员就毛了,跟老师说:别扯这些没用的,赶紧讲干货,自己是来听干货的,不是来了解老师你的。然后,就被老师赶出课堂了……
《论语》学而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以文”。
古人智慧的地方就是在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谨言慎行,诚实守信,关爱他人,亲近仁德之人。亲身做到之后还有余力,再学习文献知识。所以古人虽然知识不丰富,却很满满的智慧。而我们现在人太重视知识,忽略做人,出现了很多无良症。太多人跟我案例中的同学一样太急功近利,只想快速获取。
《道德经》有一篇讲到: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闻道!
特别崇拜颜回,王阳明,曾国藩这些人,对于认定的道可以勤勉的一直践行;很多人,对于道 在坚持放弃坚持的轮回里挣扎着;当然也有很多下士油盐不进还在嘲笑别人。
可见人是有等级之分的,谁更可笑我们都心知肚明。所以,努力做个层级更高的人吧。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一定要学习传统文化,因为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你前行的路;像一粒解药,治愈你所有的病痛;像一抔泉水,滋润你心灵的荒漠。
我为传统文化发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