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长,看得见》,作为孩子赋能的家长

《成长,看得见》,作为孩子赋能的家长

作者: 三个好妈妈 | 来源:发表于2020-07-21 21:41 被阅读0次

    各位朋友们,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和大家透过语音的方式,互相交流,也特别感谢子玲老师的邀请,在三个好妈妈的社群当中和大家对育儿、阅读、绘本进行一些交流和分享。

    我也看到了一些老朋友的名字,所以我们今天是一个新老朋友相聚、相遇、相识,又在共同的交流当中碰撞激荡火花,让我们家庭育儿生活更加地轻松自如,让我们也更加的从容笃定,所以今天是一个周末的时间,大家还能拿出时间来,一起学习分享交流,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孩子的影响,让孩子看到的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爸爸妈妈。

    而这样的影响带给孩子的是内心当中的幸福、笃定、从容,因为在爸爸妈妈的身上,他看到了学习的样子,他也在爸爸妈妈学习的状态当中感受到了在一起的愉悦和快乐。

    那既然是一个周末的时间,我想我们就用轻松自如的方式进行一些交流。虽然,我从事家庭教育工作20年,这些年又在运用绘本这样的一个非常丰富深刻,同时又是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有效的媒介。它也是一种优质的媒介来进行亲子关系和家庭幸福力这样一个课题的研究,并且把它转化为落地的一些方式,包括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亲子教育指导师的专业的培训。

    所以,今天晚上我没有去做课件,也没有说用一种我要教育大家的方式,或者是我比大家要高的这种方式,尽管我们的子玲老师,还有就是看到了小妖,他可能是参加过这个前两天的一个直播,有了这样一些直观的认识,跟大家介绍了我,但是我更多的还是想以一个妈妈的身份,因为我也是妈妈,那我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用心的陪伴和引领了一个孩子的成长,那就是我的儿子,他已经18岁了,今年18岁是成年人了。

    我也做过一岁半到三岁半这个年龄段的一个课题,如何从家庭的这个微环境、微系统环境走向孩子的另外一个微系统、幼儿园做了一个过渡,那么我们用四年的时间,200多个孩子,透过有效的这种陪伴引领,实现了孩子的一个社会化进程的一个推动。

    当然,也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无论是0~3岁的孩子,3~6岁的孩子,6~12岁的孩子,我基本上最大要做到12岁,但实际上作为亲子教练,我们也和家庭在做一些支持,可是我重点还是放到了0~6岁这个阶段。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和数以万计的家庭和孩子建立过直接的关系,或者是间接的关系。

    第一,以一个妈妈的身份和大家进行一些交流,因为你遇到的就是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你遇到的一些困惑、挑战,我也曾经遇到过,但我不想说你遇到的问题,而是困惑和挑战。

    第二,以一个家庭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可能从某些方面,把我们这么多年来的研究实践一些经验和大家进行一些分享,这就是我今天更想以这么两个身份来和大家进行分享交流。当然作为绘爱工程的一个执行者,我也更希望把绘爱工程,就是我们立足于家庭教育、聚焦于亲子关系、同时进行教育的输入和情绪的输出,这样一个循环的一个体系和大家可以做一些分享。

    因此,我想更多的是用这样的一个方式和大家进行互动和交流,如果大家有一些在育儿阅读,包括对如何培养孩子,我们到底在培养孩子什么等这些方面有一些思考,有一些困惑,有一些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压力,如果有这样的一些问题,提出来,我看我可不可以来和大家做一些引领。

    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父母最应该为孩子做的事情是什么?

    谢谢小伙伴们的反馈,从大家的反馈当中,能够看得到我们的这些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真的是特别愿意自我学习成长,但我想请大家现在回顾一下,看一下你的那个愿望,你看到的这个愿望具象的可以落在哪里呢?

    比如说爱和自由,这句话好像太多的这个家长都清楚,那么你的爱如何让孩子体验到?并且他也可以传递爱,自由有没有绝对的自由,这个自由又体现在哪里?所以我们知道这些概念,但是这些概念如何呈现呢?这是我想请大家来思考的第一个话题,就是我为什么要问询父母亲最应该给孩子做的事情是什么?

    我看到有回答陪伴他成长,给他支持,这个就已经开始关注到什么呢?这个回答就更加具象化一些了,我愿意要给我的孩子支持,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那么这个支持怎样才会让孩子感受得到,而不是只是我们自己感受到了。

    你看通过这个交流,我们还能看到爸爸和妈妈看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的确是,这个爸爸说的是重要的是三观正身体好,成绩坏不是重点。大家想一下孩子如果三观很正,那我们要知道孩子生命观,他的世界观源自于哪里,源自于这个家庭,所以当如果我们这个孩子三观是正的身体是好的,他又能感受到这个家庭当中父母之间的和谐的关系,并且营造出了一种比较轻松自如,彼此尊重,相互有爱的关系的话,你觉得这个孩子的学习会差吗?是不是当我们的外部环境已经建设的非常好的情况下,如果这个孩子不是器官上有什么一些病变的话,你觉得这个孩子的学习会差吗?

    我看到珊珊说了这样的一段话,告诉孩子这是一种非常良性的一种表达,也就是说会告诉孩子,这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我们要向孩子表达爱,但是我们表达爱不是只是说我爱你,而是说让孩子还能体会到我的情绪情感,我对你的爱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爱你不是因为你学习成绩好,不是因为你又获了哪个奖,不是你又在外面让我特别有面子,不管是什么时候我都是爱你的,这才会让我们的孩子获得安全感。

    所以,珊珊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如果我们只是跟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来的话,我不知道你的宝贝多大,如果是小一点的孩子,其实他只是听到你说了一些你认为正确的话而已,他并不一定完全能够体会到,妈妈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爱我的,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经常会说一些很正确的语言,但是我们的行动未必做到。所以我们成人和孩子形成了一个家庭亲子关系,在家庭当中,这也是我经常去会问到的,究竟是我们爱孩子更纯粹,还是孩子爱我们更纯粹,更信任。

    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就是孩子给自己的父母打分,自己的父母给孩子打分,你会发现很多孩子,特别是越小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真的包容心特别特别的大,哪怕爸爸妈妈也做过一些让他们伤心的事情,可是他们给爸爸妈妈打得分都很高,而我们爸爸妈妈给孩子打得分可并不高,因为我们总觉得孩子这没做到那没做到,如果他要那样就更好了。所以当这样的一个视频,这个调查项目出来的时候,真的是会让很多家长,其实是有一点羞愧的,哎哟,原来我在孩子的心目中眼里是这么高分,而我们给孩子打得分其实是蛮低的。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这7、8年的时间里,因为我前面说过我20年的时间在做家庭教育,但是后续我聚焦于与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家庭幸福力的这个培养,在这整个课题的这种研究当中,我一直希望有一种特别有价值但是又易于执行的一种媒介,能够让家长对一些我们已经甚至是耳熟能详的一些育儿的观点、说法,我们可以用更适合孩子的方式,符合孩子的这个学习习得的方式呈现出来。

    那这个方式是什么呢?这个方式就是用绘本来呈现,那就刚才大家的这个回馈,我给大家介绍一本书,我想跟珊珊也有这样的一个互动,就是我已经感受到了你的这种主动学习,你向孩子表达,你对他是全然的爱着的,无条件爱着的,尽管我自己有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情绪,但是我依然爱着你,那么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不单纯只是和孩子表达出来,我们换一种方式的话,让孩子真切的能够感受到,妈妈说的也的确是如此,因为我们现在是在学习,但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就是我们的大脑当中已经理解了这个观点的意思,但是我们的行动可能未必。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就是我刚才说我们用一些适合于孩子的,也适合于我们自己,因为我们能从这个故事当中解读出来,我们想表达的核心的观点,或者说我自己秉持的一些观点,我们用故事的方式,我随手拿了这样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的卡特琳·勒布朗,伊芙·塔勒(图),这本书的名字叫《你还爱我吗?》

    这本书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讲的是小熊他有一个好奇,同时也有一个担心,妈妈到底有多爱我,如果做了很糟糕的事情,妈妈还会爱我吗?于是小熊就和妈妈开始了一场对话,为什么小熊会有这样的一个担心呢?

    因为他在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把他的外套儿扯破了,所以他就觉得,妈妈肯定会生气的,这也是我们孩子们的共同心声。就是他在探索的时候,生活当中有的时候出错,孩子出的一些错,也就是我们可能觉得闯的一些祸,那实际上是他在探索,探索的过程当中难免有的时候会由于自己的能力还不能完全达到,或者说,是他对这个事物的估计不足。在这种情形下出现了状况可能就是我们大人眼里的犯错、闯祸。当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家长停一下,那一刻,比如说这个孩子,就像我今天上午还拿了一本儿中国原创的绘本《阿兔的小瓷碗》,阿兔去够东西的时候不小心把妈妈最喜欢的一个小碗给打破了,你觉得他是故意的吗?他不是,他只是说我想去做别的事儿,但是不小心把它给打破了,那么这个时候,会出现这么几种情形。

    一种,我们非常担心孩子在够东西的时候打破的是碗,万一他要自己不小心摔下来怎么办,我们明明担心的是这个,但是我们说出来的话,可能就是:“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不要爬高上低的,你看你又上去了。”我们把对孩子的这个关心就变成了一种负性的表达,于是孩子可能就没有体会到被爱,被关心。是因为妈妈担心,怕我掉下来,而是说她又在批评和指责我了。

    另外一种,就是我们很生气,他怎么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于是:“你看又把东西弄坏了。”可能就会有一些这种批评指责,“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别让你碰,你又把它碰地上了,你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样吗?把你割伤了怎么办?”可能会有一些这样的语言,那所有的这些把我们的爱包裹起来,变成的表达就是我们落在不是这个孩子身上,而是这件事情,就是因为打破了碗这件事情上,当我们放到了事情的时候,那这个事情又恰恰是让我们不满意的,于是我们负面的情绪自然就滋生出来。

    《你还爱我吗?》这本书当中,这个小熊就是这样,他玩耍的时候把外套扯破了,所以他第一反应就是妈妈一定会生气。我们自己也会这样,如果有一个东西被损坏了,那我一定想到,“哎哟,对方肯定会不高兴的。”那怎么办呢?而且妈妈就是工作了一天很累很累,所以小熊这个时候内心是非常忐忑的,他也担心妈妈会不会爱他。那么这位妈妈做的是什么呢?

    很累很累的妈妈本来想休息一下,大家体会一下,很累很累的妈妈想休息一下,当他看到小熊的外套破了之后。妈妈也表达了自己的情绪,他不是说我不高兴,或者是,你怎么又弄破了?她说的是,“天哪,你是怎么弄的?拿过来吧,我补一补。”所以,我们说我们爱孩子是在具体的行动和言语当中,我补一补,如果说前面还有一点,你是怎么弄的?会让孩子听到一点这个小的这种抱怨的话,但是马上妈妈说的是我补一补,她用行动表达了,“哎哟,你弄坏了,我多少还是有点儿疲惫,有点儿累的,但是你拿过来吧,我来补一补。”于是就让这个孩子,这是特别神奇的一句话,我补一补,就这一个补一补就为孩子赋了能。

    会让这个忐忑的小熊,这一刻内心相对安稳下来,因为妈妈在做的是什么,做的是把你闯祸的那个被损坏的物品,我来修补,当我来修补的时候也修复了什么,修复了孩子的心情,于是让孩子就感受到了妈妈是爱我的,于是小熊就有点儿这个难过,因为他被理解,你看我还是不小心弄坏了就有点难过,妈妈马上觉察到他一边找颜色合适的线,一边问,“怎么了” “妈妈,对不起,我把外套扯破了,你还爱我吗?”你看,即便妈妈已经用了我补一补来支持了孩子。

    可是我们的宝贝还是心里是忐忑的,妈妈说的是,“我当然爱你,我怎么可能因为这个就不爱你呢”。这就是我为什么选择绘本?绘本的神奇之处,文字传递了爱,我们看图画图画依然传递了爱,熊妈妈把她的手掌抚摸在了小熊的脸颊上。这样一个肢体的动作,我们透过画面就能感受到,妈妈是用温柔的语言,而且你看到这个画面,看到的是那么庞大的熊妈妈是低下了头来和孩子说话,所以我们说让孩子感受到对她的那份爱,不单纯是语言,包括这个氛围都能够传递出来。

    获得了妈妈肯定的回答,让孩子感受到说妈妈是爱我的,于是我把衣服外套弄破的那种小歉疚,这一刻也在妈妈的包容当中烟消云散了。于是我们好动的宝贝又去玩儿去了,妈妈在一针一针缝补的时候,小熊在妈妈的针线盒儿里翻来翻去,然后这个时候他突然间有了这么一个想法,“如果我把所有的衣服都弄破了,你还爱我吗?”这是我们这个宝贝开始和妈妈继续深入,因为他想获得更多的肯定,知道妈妈始终都是爱我的,虽然小熊在问,但如果我们看图画,你已经发现,其实他已经把这个衣服扯得乱七八糟。

    我们这个时候来看,爱孩子无条件的爱,但不是无原则的,可是这句话我们都很清楚,怎么样才能无条件的爱孩子却是有原则的呢?在这本书当中就呈现出来了,小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妈妈回答说,“如果你那么做,我会很生气,不过我还是爱你”,所以他有条件,他会告诉说你这样去做了,那我会不高兴的,我会生气的,我也把这种真实的情绪情感告诉你,于是让孩子知道,就是当我们如果去做了一些破坏的事情,因为在这里面,小熊在问这句话的时候,其实他已经用,这是一个条件句吗?如果我怎么样,这就是有意识地了。和刚才在外面玩儿的弄破了衣服的无意识是不一样的,于是妈妈明确的告诉你,这样做我会生气,但我还是爱你,所以小熊就是在这样的妈妈的给予当中、赋能当中,让他感受到了妈妈是爱我的,所以他这个时候就觉得我已经获得了,他感觉好了很多,他用所有的纽扣搭起了房子,然后又开始在问妈妈,“如果我在学校里不写作业,考试成绩也很差,你会还爱我吗?”妈妈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我会很失望,不过我还是爱你。”

    我刚才跟大家说,我的孩子18岁,从他六岁半开始上学,我也经常开玩笑说我们家这个靠谱的儿子,有一对不靠谱的爹妈,爸爸从来没有陪他写过作业,我只有在一年级的时候,因为刚刚开那个入学,他还有一个适应,他还要熟悉学校的这个学习的方式、要求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是有一个过渡的,因此我在一年级的时候,特别是上半学期,我还是陪他去写过一些作业,但是后续,当他已经清晰地了解到上学以后和在幼儿园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逐渐过渡之后,就很明确的告诉他,爸爸妈妈上班,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把工作做好。

    而作为小学生的你,你在学校里也有一项任务,就是把你的学习做好,你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我们都可以给,但写作业这是你自己的事情,所以后续我们几乎就没有怎么陪他写过作业,但是,我们会把学习习惯建立起来,当有一些测试,有一些需要家长签字或者有一些什么的时候,我们会非常积极主动的配合这些要求,但平常基本都是由孩子自己来完成。其实我们会知道很多孩子不爱写作业,他也问过我说为什么要留家庭作业,那个作业是学校里的事情,那么回到家里似乎就不应该留家庭作业,他也有过好多的这样的问题。

    那么对于他提出的问题,我都会给予积极的回应,有一些问题可能无法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积极的回应让孩子感受到了,就是他很重要,我们很重视他,至于说那个答案或者是解决方法,可能未必是最重要的。因此在这里当小熊在问,说“如果我在学校里不写作业,考试成绩也很差,你还爱我吗?”妈妈明确的会说,“我会失望,不过我还是很爱你。”于是让孩子知道了即便就是我是这样的,妈妈也是爱我的。

    之后,小熊又在问,说“如果我真的很淘气,在床上跳来跳去,把床都跳坏了,还把家里搞得一团糟,你还爱我吗?”这个时候我们看图画,你会发现小熊其实已经这么做了。所以在这里生活当中我们也会有这样的情形出现,有的时候家长会觉得说我那个孩子是不是总在挑衅我,越不让干的事越要干,那就是看你有跟他是怎样的一个互动的方式,如果说像熊妈妈都已经这样的方式来和孩子进行对话,积极的回应,可是调皮的、好动的、探索的孩子是不是他还是就真的不做了吗?不是,他还会真的去尝试,他要看是不是大人说的就是这样去做到的,果不其然,我们在这本书当中是能看到的,小熊一边在问,甚至把他的床都给跳塌了。

    妈妈会说什么,我会生气又难过,就是当你如果真的是这样子主动的调皮捣蛋的话,“我会生气又难过,但我会试着制止你,不过我还是爱你”,也就是说,我把我的此刻的心情,告诉你,我是既生气又难过的,同时我还会跟你来说我会制止你,因为这是他们母子俩的一段互动,所以妈妈会给他这样的回应。但是他还是明确的告诉,但是我是爱你的。

    于是小熊就接下来又问了一个他自己都认为很愚蠢的问题,如果我变得又大又丑,全身绿绿的还长满了虫子,那我已经很丑很丑了,他就不用再问你还爱我吗?然后这个时候的妈妈那是哈哈大笑,那就不一样了。

    我们这个时候如果看画面的时候会发现,曾经很庞大的那个妈妈,变得渺小了,曾经那个小小的小熊,这个时候真的变成了那个大绿怪了,他在俯视着妈妈,所以这就是绘本的魅力,他用土话来去讲故事,所以小熊一听到就妈妈这样说说,那就不一样了,小熊你看他就印证了,我就知道吧,总有一天你会不爱我的,你看就是这样的。妈妈说的是什么?“绝对不会,你永远是我的小熊,不管怎么样,我永远爱你,这件事儿绝对不会改变”,也就是说,即便你变成了一个又丑又大,甚至是所有人不喜欢的,浑身长满了虫子的另类,我爱你的这件事儿不变。

    这个时候,小熊发现说,原来我这样的妈妈都爱我,但是他还想更确定,于是他又问了一句话说,“如果是我不爱你呢”,这就是这本书的转折,我们老说起承转合这个时候变化了,也就是说让小熊这个时候体会的是,我也是很强大的,一个家庭当中的这样的亲子关系的建设,双方都是主体,不是只是我们大人在爱孩子,亲子关系他一定是双向的,其实所有的关系都是这样,夫妻关系也是这样,如果这个夫妻家庭当中的夫妻关系一方很强大,一方总是很小很弱的话,那么他就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那当然,同样的亲子关系也是如此,所以当小熊想更加确定妈妈是否爱她,也就这个要完全要安全感的孩子,他在用他的理解向妈妈表达,而且这个时候他觉得他也很重要,所以对于自我成长的孩子,这个本身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认识自我概念都是一点一点形成的,那如何让孩子是一个自信的乐观的孩子,是他的自我认同感要非常强,所以这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可是它表达的是这个小熊,他是自我认同感很强的,而且他觉得他和爸爸妈妈是一样的,所以他表达的是,如果我不爱你了呢,在这里我想问一下,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如果孩子不爱我们呢?

    我看到有家长说,有的时候这个感觉到了孩子疏离的苗头,孩子为什么会疏离父母?我们要知道,280天的血脉相连,从他成为一个受精卵,到他呱呱坠地,妈妈和孩子紧密的关联,在运气,你就把情感传递给他,把营养传递给他,所以当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即便他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的个体,可是他初来乍到,他要对外界全然的信任,特别是照顾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包括月嫂,最初的他的这个建立人际关系的核心的这几个人,他是全然的信任,他才可以适应环境存活下来。

    我们的小baby们,他也是在这种适应当中形成了他的人际交往的模式,正在慢慢的形成,因此,我们如此全身心的,全然的信任的亲人,爸爸妈妈这是最核心的,还有其他的亲人,什么时候当他对我们产生疏离了。那么不是孩子发生了什么,而是我们自己要觉察我们哪些事情让孩子远离我们,所以这是刚才家长说到了这句话说,有时候感觉到孩子对我的疏离苗头。

    当孩子有了疏离苗头的时候,你特别特别棒,你都有了这样的觉察,这就是一种及时觉察,你回顾一下哪些事情让孩子产生了不信任感。因此在这个图画故事当中,小熊非常对自己有认同,他说,如果我不爱你呢?大熊说的是,“那我会非常非常难过,我可能还会哭”,你看他这个难过,他还要形象地表达出来。就是这个哭会因为难过而哭,不过我还是不会停止爱你,也就是说即便你不爱我了,那我依然爱你。

    这个时候小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他很有担心,但是他不敢问,可是当妈妈已经给了他这么多肯定的回答,他终于要把他最最担心的,甚至可能埋在心里很久很久的一个问题提了出来,那么我们看图画的时候能发现,无论是和文字还是图画,把这一刻那个沮丧的、担心的、焦虑的、不安的宝宝的形象呈现了出来,你看他的眉毛是八字的,他的眼睛黑眼珠是向下的,他双手搭在了椅子边儿上,似乎想支撑住自己,才能说出放在心里很久很久的一份担心,大家猜猜他的担心是什么呢?

    他的担心是,“如果你死了呢?”听到这句话,我不知道你是否会动容,我是一个泪点很低的人,我看过很多遍,但是我的眼睛这一刻是湿润的,这就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有的时候可能看到他的外显行为,觉得又哭又闹,然后不懂事儿,不听话很执拗,你越不让他干什么,他越干什么,谁让他再跟你在互动,他在表达什么呢?表达他对你的重视,他需要你的帮助,需要你的支持的渴望,只是我们没有透过他的外显行为读懂而已,所以我们中国家长最爱做的一件事儿,就是特别愿意赶紧把孩子,我们认为的孩子表现出来的一些外显行为是问题要制止住扼杀在摇篮里。可是我经常说的是,我们的孩子如果在成长过程当中,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因为大家都在学习,也会知道每一个孩子有一些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他这种情形呈现出来了,那么真的要恭喜你,说明你的孩子发育的正常,他和大多数孩子到了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呈现出来的。那么第二个就是什么呢?就是当这些孩子的外显行为出现的时候,除了让我们觉得他的发育正常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他用外显的行为告诉你,爸爸妈妈,我需要你们支持我,和我一起度过这个阶段,所以我们来看一下熊妈妈这一刻做了什么。

    妈妈停下手边的缝补工作。这就是及时的,积极的一个及时的回应,就这一下一个动作让孩子其实已经感觉到他是被重视的,妈妈马上停下了手边的这个缝补工作,而且大家来看后面的两个动词,抬起头看着他,同时妈妈开口说话,她的开口说话不是随意的、不是为了赶紧糊弄孩子,你别担心了,我们常说,你别担心,你别害怕,他就真的不担心不害怕了吗?不是,而是要把这些担心和害怕背后的情感情绪需求抒发出来,并且一起去看如何解决,那么孩子就不太会有太多的未完成事件。

    妈妈说的是,“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的确,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那么我们透过这个故事也能体会到,这个小熊有可能是在五岁左右,他已经知道了,死就是分离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和小的时候不知道死亡是不再回来了,那个时候的认知还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一刻,探寻着生命终极之问的小熊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死了呢?我说,为什么刚才读到这句话,我会动容,也就是说前面他做了那么多,我们甚至认为调皮捣蛋,一会儿把这儿弄坏了一会儿把那儿弄坏了,床都被他给跳塌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因为他内心当中有一个特别大的担心,就是死亡。

    于是,妈妈是很真切的告诉他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的确,这是没有答案的问题,但是妈妈很郑重的回答,“不过我想,就算那样,我还是爱你”,这是完全不同的感受,于是小熊问了这样一句话,“可是我怎么知道呢?”即便你那样跟我说了,我怎么知道呢?这个时候我们来去看画面,一直没有依偎在一起的母女俩,现在小熊在妈妈的怀抱里一直摇,妈妈坐在了刚才小熊支撑他的那个摇椅上,怀抱里抱着小熊妈妈说出了这样诗意的语言。

    “当你感到微风轻拂你身上的毛儿,看见溪流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听见鸟儿在你上方飞来飞去,你内心深处就会知道了,不过,我还在这里啊,也还没死呢”小熊走了过来,紧紧的抱住妈妈,这个时候小熊透过妈妈诗意的语言。他已经调动了他的感官感受到了,即便妈妈不在他身边了,爱还在。所以我们说作者用这样的语言借熊妈妈表达了出来,我们知道这是什么触觉,听见我们知道这是听觉,看见这是视觉,最终印在了心底。

    获得了如此足够的爱的小熊,因为她放在心里很久很久的担心了,这一刻她觉得有了释怀,于是他突然间就,这就是孩子的天性,他在屋子里蹦蹦跳跳,越跑越快,就像发动机一样发出了噪音,妈妈笑着说的是,“安静小熊”,小熊大叫,“如果我不要你再爱我呢”,这个时候的妈妈是低着头儿继续在缝衣服,你看这份爱,具象的呈现出来,从一开始就在给他缝补他弄坏的外套,他再继续,“那我会一直等到你又要我爱你,应该不会等太久”,这就是他们非常生动的亲子之间的语言的交流,彼此让爱流动起来,并且感受到对方的爱意。

    这个时候,小熊又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家有俩宝的家长,要关注了,小熊这个时候问的是“如果有一天你更爱别的熊了呢?”,“更爱别的熊不可能,我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式爱他,但那不会有任何改变,因为我永远爱你”,所以我们会知道,如果当二胎政策放开之后,妈妈们也在有这样的担心,就是说家有俩宝,我要怎么办?我没有那么多的问题,别人也给了那么多的这个建议那个建议,但实际上我觉得故事当中会有很多的方式,更加的智慧,它带来的不单纯只是给你一个方法,而是让我们清晰的知道家庭当中,手足之间要如何。

    父母要如何做才能让手足之间彼此情深,而且我们父母也不要拘泥于一定一碗水端平等等,这个时候,妈妈把外套儿缝好了,小熊穿上外套,他想出门和别的小朋友去玩儿,他又问了一句话,“如果我更爱别的熊呢?”,妈妈平静地看着小熊,“不管你选择更爱谁,我依然爱你”,所以你看在一个故事当中我们看到的是什么?看到的是孩子为什么一定要明确妈妈是否爱他,是因为他有很多的担心,于是你就想给到孩子的这份安全感,这份爱具象的透过这个故事当中,无论是图画还是语言,包括各种动作表情。

    就让孩子感受到了爱,另外一个就是,孩子担心的关于死亡分离,比如说家有俩宝或者多宝如何做,而且还有要放手,当有一天宝宝长大了,他会爱其他的熊的时候,我们要做什么呢?我们经常说婆媳是天敌,为什么就是从小,真是孕育着这个儿子,并且又陪着他长大,那就是母子之间是一种特殊的一种情感,有一天有一个人代替了你的位置,成为了这个儿子最亲近的人,这个做婆婆的心里可能多少都有一些不好受,那么怎么办?实际上我们是知道该放手的,那么怎么去放手?虽然这本书当中没有明确的讲出来。

    但是,透过熊妈妈的这种表达,我们感受到了,在小熊成长的过程当中的每一个重要的阶段发生的各种变化,妈妈都让孩子体会到了,依然爱他,甚至你长大了,你要离开我了,你要形成你的家庭了,那么,我的爱不变只是有边界。

    所以我想,就刚才我们的这样的一个问题,我拿一本书,详细的和大家做了一个这样的赏析的解读,那么更多的我放到了就是在这本书当中,小熊为什么会担心妈妈是否爱她?我们头着这个故事一一点一点的深入,理解了在生活当中的孩子同样如此,他希望爸爸妈妈爱他,陪伴着他,可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你不像刚开始的时候24小时守着他,会有一些分离,这也是他社会化进程非常重要的必须,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是否让孩子始终感受到了,他是被重视的,他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时他又是独立的,该放手的时候放手。

    所以我回应一下刚才说到的爱与自由,我经常会有用这样泰戈尔的一首诗,“来诠释自由,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围绕在你身边,却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词”。

    这个自由实际上更多的体现的是什么,就是我在你身边,可是你我是我,这样的自由,他是光辉和灿烂的,因为体现出的是生命个体独特之处,所以说到这里,我想对我今天提出的这样的一个问题,引发大家的一些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父母亲最应该给孩子做的事情是什么?其实就是一个词两个字,赋能也是我们今天的这个分享和新的《成长,看得见》透过一本书,我们来去看孩子在不同的阶段,这个故事其实它是浓缩了我们来看孩子,这些表现,所有的这些表现,如果我们能够去看见的话。

    父母最应该也最需要为孩子做的事情是:赋能!让我们在故事中为孩子赋能,为成长赋能,为未来赋能!

    那么就会给到孩子非常有力的支持,因此,我们给孩子最能够做的是什么,就是一个慈父,那赋能这个词,现在是企业非常重视的,而且是一个具有热烈效应的,这样的一个现代企业关注的话题,无论是阿里巴巴呀腾讯呀等等,都要做赋能型的企业,那么我们把它放在家庭教育当中同样是这样。我们做的所有的事情是要为孩子负责,特别是在这个越来越不确定性明显的环境当中,时代当中如何让孩子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获得拥有幸福的能力。

    这可能才是我们该做的事情,而我们要让孩子获得,大家前面也说了,就是获得一生幸福的能力,能够适应环境等等,其实我前面也看到,当获得这些的时候,首先是我们的父母亲要能够去赋能,所以我想,大家都是热爱学习的人,我们不单纯,只是去读了一些专业的书,或者是听了某个名家的,大咖的这种介绍,就掌握了一个概念,或者是我非常认同这个概念,更多的要把它融入到生活当中来,所以我时常说的是我们的阅读,特别是亲子阅读不单纯只是情感的连接,同时还要给孩子更广阔的一个世界,而在阅读当中,特别是绘本的阅读当中。

    要给孩子赋能,同时我们自己也要赋能,我们为父母赋能,我们为孩子赋能,我们为成长赋能,我们才能真正的为未来赋能,所以我刚才就《你还爱我吗?》这一本书和大家做了一个分享,然后想把一些大家反馈的种观点,容在这个故事当中,我不知道是否对你有一些启发。那么还有我,我正好也有一本书叫《成长,看得见》那这本书当中就是把大家在育儿过程当中出现的很多的困惑问题,这也是经常有人在跟我咨询的,那么我会做一些专业的引领,同时,有一本又有了一个媒介,抓手就是推荐了对应的内容的一本书。

    那么在这本书当中,我们有对这本书内容的赏析啊,在这里面蕴含的爱与成长,以及育儿的智慧,我相信只有我们和孩子在故事当中去浸润,潜移默化的产生了思维的转变,那么行为自然会发生一些变化,当我们。能够始终在沐浴在爱中,用阅读,特别是亲子共读,还可以有很多的探讨延伸,让我们和孩子产生起有效的互动来,即便在这样的情形下,也不代表孩子就不出现各种有的时候让我们抓狂的情形。

    那么这是在给我们自己赋能,也是在给孩子的成长赋能,因为我们所有的父母亲无法预知未来,即便我今天做的如多么多么好,我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一定要有自主的能力,有自我,有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刚才我说还要有,特别是在这个时代还要有。抵御风险的能力所有的这些,我们透过绘本,透过阅读,透过故事,让孩子在这种间接的经验,在这个场景当中形成间接的经验,如果家长们在引领他在生活当中遇到这样的情形去做一些解决,他能去形成直接的经验。

    那么这个孩子我相信他一定是自信的快乐的独立的阳光的,而我们未来的生活其实今天就已经开始了,需要这样的孩子好了,这个时间过得真快,已经一个小时了,讲书就是这个样子啊,他很难一下子搂得住,如果在讲的很细的话更不容易哈,所以呢,就和大家分享这么多希望对大家的啊,会对绘本的认识,对亲子共读,对育儿都有一些启发,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看得见》,作为孩子赋能的家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ww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