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
一
很遗憾,大部分的人对于读书没什么欲望,除了网络文学偶尔还能看看;大部分的人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经历去游遍山川河流,永远在这一亩三分地闲逛。
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把时间安排的极其松散,睡到中午起床,点个外卖,下午随便看点综艺,再点个外卖,眼睛一闭,就又是一天了。
因为这样的生活久了,所以会产生空虚,觉得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没有人需要我,我也没了激情想去追求一点什么,就觉得这样将就着挺好的。
无欲无求,就像是山顶寺庙中天天撞钟的和尚。
相信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好久,可是愿意去寻找答案的人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大家害怕改变也不愿意改变。
除非现实突然变向,逼着你改变。
二
有个朋友是个宅男,他的宅不是说因为喜欢动漫或者游戏,而是就单纯的不爱见光。有阵子天天看见他在社交平台上发一些很沮丧的话,说不知道这样有什么意义,像是个与世隔绝的人一样,可是他明明生活在大城市的闹市里。
他的头发永远是耷拉的,眼睛也无神,偶尔出个门要么是拿快递要么是拿外卖。
可是最近一次见到他,我都远远的看着没敢去认,他的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
直到后来我微信问他,你今天是不是在艺术馆,他回答是的,我才能确定那是他。
我说你怎么变化那么大,他还有些不好意思,说:大吗?我自己没感觉。
岂止是大,简直就是换了个人。

那天看到他,他的穿着其实没多大改变,一件运动卫衣,一条运动裤加运动鞋。
不过他不低着头了,是目视前方和人家说话交流的,把眼镜也换成无框的了,乍一看就像是涉事很深的精明白领。
他以前头发很长,现在剪了一半,不挡住眼睛了,把整张脸露出来,显得特别朝气蓬勃。
他说上个月他被迫跟着同学去别的城市卖画。同学开了一个画廊,去和人家谈生意,因为他长期给人家画画,又长得高,同学觉得带过去显得专业又有气势。
结果和买主约好之后,真正的老板同学没说几句,买主专盯着他聊天了,因为专业对口,所以几个人一聊聊了一下午,最后不仅完成了最初的订单,买主看在他的面子上又多买了几幅。
他说人家夸他或者对他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自己是很紧张的,就像是参加面试的应届毕业生,生怕说错一个字就被pass。
可是他同时也发现了,好像与人交流,并不像自己之前想像的那么难。而且感受别人的情绪似乎挺有趣的。
但是一开始他还不好意思跟别人讲,依旧宅着,但不排斥出门了,甚至还旁敲侧击同学有没有又要出差的时候,他可以去帮忙。
于是慢慢的,他就变了很多,不永远拉着窗帘也不天天点外卖,甚至开始逛商场买衣服。
“自己呆着瞎想是个死胡同,容易忧郁,我以前没有经历过,但是只要有过一次融入人群的尝试,就会有想要碰撞和交流的欲望了。”

人类既是群居动物,也是能自主思考的动物,如果将人类的两大特性都封闭起来,活得不像个人,会很痛苦也会很辛苦。
三
很多时候不是自己不想,而是没有尝试过,所以才会整个人就干脆睁眼看着,面对灼灼白日却不知所措。
所以当我们开始怀疑人生怀疑活着的意义的时候,先去试着融入一下人群,可以交谈可以倾诉,这之后再看看你的困扰是否少了一点,再看看你是否能从这次接触里得到一些做什么欲望,如果有的话,那就抓住这一点欲望,去得到去经历。
回到最开始的那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其实这句话还是有些偏颇的,当你用思想和行动来和代替书籍和旅行时,只要你认真的在做一件事情,你就是个在路上的人了。
一个学生时代一直很平庸的孩子,他去得到荣誉的欲望是不会比一个一直出色的孩子多的,为什么呢?因为那个出色的孩子得到过,他知道荣誉的滋味是多么迷人。
就好像没吃过糖的孩子对于糖的执念,绝对不会比吃过的孩子强。
我们这个时代不像升级打怪探险小说里面那么刺激多彩,但是社会也像是一个充满迷点的人类森林,有秘密有诱惑、有荣耀有光辉,如果因为一时的怯弱和害怕而退缩进而怀疑自己,那我们幸运得到的一生,也太黯淡无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