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其一生就是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伍绮诗
《无声告白》这本书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一句话,我们终其一生就是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无声告白》是美国作家伍绮诗的畅销书。书中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莉迪亚死了,可谁都不知道。
莉迪亚是李先生和李太太的家中老二,是他们的掌上明珠。从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认为他们未能实现的梦想,莉迪亚都能实现。
当发现莉迪亚死了以后,李先生内疚不已,哥哥怀疑妹妹的死和隔壁的坏小子有关。而李太太一心想要报仇。只有莉迪亚的妹妹看的一清二楚,她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原来是父母的过度期望让莉迪亚不堪重负,但因惧怕父母的分离,家庭的崩解,便拼尽努力迎合父母。
最终,因为成绩下降不敢告诉父母,而内心又无力改变。她选择了自杀来逃避自己改变不了的家庭环境。
这一切都源于李太太玛丽琳的梦想和生活无法完美统一。她爱自己的孩子和丈夫,却过着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她的痛苦是真实的,而她又无力改变自己。于是,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莉迪亚身上。
莉迪亚死了,她本不该死的,却就这样死了。
一家人从来没有把事情拿出来摆在桌面上说,或者认真的去做一次好好的沟通。
每个人都爱着对方,却压抑着自己,没有人告白,没有人反抗。
也许每个人内心里都觉得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只好妥协于命运。没有中间地带,没有两全其美,没有第三选择。他们选择的是沉默,是逃避。
那么多的误解最后都在寂静无声中被莉迪亚的死亡消融了。最终完成了一个真正的妥协。这个家在彼此的理解中慢慢有了温度。但,莉迪亚却死了!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孤岛,每个人都仿佛身处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说不出来的痛苦。这其实又是一个“《为何家会伤人》”的故事。
每个人都会从原生家庭里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受过伤,有的悄然愈合,有的一生未能痊愈,而有的被伤害带走了生命。
故事内容有些沉重,读完却引发深深的反思。
“代沟”,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但很多人从父母那里受过的伤,却又转身传递给了孩子,潜移默化中。很多人都把实现不了的梦想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却没有想过这种期待在深深的伤害着孩子。
莉迪亚的告白是无声的,她用死表达了反抗,但也表达了爱,只是这个代价过于惨痛!
愿每个人都能珍惜亲情,关爱家人,爱不是期待。而是成全,是允许每个人做真正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