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百四十九)古代的法制思想之唐(四)

(一百四十九)古代的法制思想之唐(四)

作者: 世界有那么多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7-23 12:10 被阅读0次

这篇来看看唐代的五刑与刑罚原则。

唐律承用《开皇律》中所确立的五刑, 即管, 杖,徒, 流,死五种刑罚, 作为基本的法定刑。

1) 管刑: 为五刑中最轻一级刑罚, 分为五等, 由省十到省五十, 每等加省十。

2) 杖刑:分五等, 由六十到一百,每等加杖十。

3) 徒刑: 分为五等,自徒一年至徒三年, 以半年为等差。

4) 流刑: 分为三等, 即流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另有加役流。

5) 死刑: 分斩,绞二等。

刑罚原则:

1) 区分公, 私罪的原则: 公罪指 "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 即职务过失犯罪。

私罪指的是与职权无关的犯罪行为或利用职权徇私枉法类的犯罪, 公罪从轻, 私罪从重。

2) 自首与自新制度: 唐代以犯罪未被举发,而能到官府交代罪行的, 叫作自首。

但犯罪被揭发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 再投案者,唐代称作自新。

自首者可以免罪, 但赃物必须如数偿还,自新者采取渡轻刑事处罚的原则, 但是谋反等重罪或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无法挽回的犯罪不适用自首。

3) 类推原则: 法律没有规定时, 依据近似条款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

概括为减轻处罚举重以明轻; 加重处罚举轻以明重。

如夜半闯入人家,主人防卫,登时杀死闻人者不论罪。

律文没有规定登时打伤闯人者的条文, 但比照规定, 杀死已不论罪, 打伤更不论罪。

(4) 化外人原则: 唐律规定:"诸化外人, 同类自相犯者, 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 以法律论。"

即同一国籍的外国人之间在中国相互侵犯构成犯罪的, 按照其本国法律处断, 实行属人主义。

不同国籍的外国人之间在中国相互侵犯构成犯罪的,按照唐律处断, 实行属地主义。

相关文章

  •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是古代著名劝善书,作者是明朝著名官员、思想家袁黄。全文通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分四个...

  •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是古代著名劝善书,作者是明朝著名官员、思想家袁黄。全文通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分四个...

  • 「浅析系列」《论语》(为政篇)(1)

    文(2.1)联文(2.3) 关联:“为政以德”与“道之以德” 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是为法制社会的核心思想,也是以...

  • 道德治国

    古代为什么没有法制? 法制就是依靠法律来处理纠纷。结合现代法制社会来看,有两个条件必须满足,一是复杂的法律条款和行...

  • 水的哲学

    中国古代关于水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精华。中国古代关于水的哲学思想无论是在理论论述方面之丰,还是在实践影响...

  • 文化先于制度

    但凡在世界上,只要是古代大河文明、农业文明发生之地,从来都没有产生过民主法制思想体系和文化体系,它说明什么? 说明...

  • 《中国哲学简史》(1) 中国哲学思想和西方宗教差异

    谈到中国古代思想,我们首先应该是想到四书五经,它代表了中国古代的思想精华,《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 《论语》子罕篇第九(三十一)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译文】 古代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唐...

  • 古代著名才女之唐婉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和母舅家的表妹唐婉,年龄相仿,青梅竹马,情意相投。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

  • 编译器笔记19-语法制导翻译-概述

    什么是语法制导翻译 语法制导翻译使用CFG来引导对语言的翻译,是一种面向文法的翻译技术。 语法制导翻译的基本思想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百四十九)古代的法制思想之唐(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yx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