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在年幼时,目睹过太多的不睦与凄苦,始终隐忍不发、无法释怀。
哪怕是到了三字头的年纪,依然没有学会妥协,一路尝试避雷避坑,绕过那些曾经眼见的极端与崩溃,慢慢儿地,成了小心翼翼、惧于冒险的人。
爸妈,是传统年代父母媒妁的姻缘,记忆中,那时候的婚姻,似乎并不需要太多当下所谓的爱,哪怕是距离娘家近一些,也会成为加分项,简单又直接。
正是因为没有太多的铺垫和羁绊,两个未曾谋面的人,需要在尚未成熟之际迅速脱离原生家庭,组建自己的小窝。在摇摇欲坠初萌情谊的阶段,尚未稳固的关系中,又猛然地多了一个小生命,家庭富裕或许尚能安好和睦,若是没有太多的原始积累,支撑家庭的压力,足以让本就浅淡的情谊分分钟崩塌。于是,在小生命二十多年的成长周期内,看到更多的是俩人的吵闹与较量,贫瘠的沟通与温存,成了罕见之至的奢望。
在无数的争执、时燃的战火中,小生命慢慢长大,常年需凭借一己之力在战争之中保命残喘。火气上头,父母总免不了“以汝之名,无辜忍耐”的埋怨之词,孩童时常因此深感愧疚气愤。路都是自己选的,何故为谁而作。长此以往,成就了小生命极度隐忍、抗拒沟通的性格:若开口便是争吵,宁愿自此一言不发。
敏感地察言观色、爆棚的忍耐力、时刻想要逃离的心,让ta慢慢地离原生家庭愈发的遥远。
在ta开始独自面对社会后,一面“历劫”、一面反复修补童年创伤。自私、隐忍、自卑、薄情、讨好、猜忌,强烈的自我保护欲,一直充斥在成长的过程中。
羽翼丰满后,但凡看到争执不休,便煽风点火,鼓动俩人好聚好散,每每如此,总是会被亲友责骂薄情无理。不知为何,那些年的鼓动从未生效过,他们依旧我行我素、过着相杀不断的日子。
再后来,因新冠疫情,在家待了足足一个月,第一次发现,父母对自己的“爱”,竟然可以超过三天。往年上学工作时,为避免目睹战争,总是匆匆来去;现如今竟不得不被强行摁头,窝在家里佯装“夫妻和睦、母慈女孝”,那些年,早已习惯战火连天,暗道“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然而,等了好久,战争的小火苗总是在萌芽的时候被及时掐灭。
或许是岁数慢慢大了,再也不像年轻时气甚莽撞。父亲慢慢地“怂”了,母亲在夫妻关系中,慢慢成为了强势的那一位,偶尔也会揪揪耳朵以示权威,好像以前那些摔筷丢碗的日子从未有过,父亲也学会了护妻示弱。
这一切看在眼里,慢慢地,观众也变得柔软宽容,不再咄咄逼人。眼见着偶尔的吵闹之余,夫妻间默默地陪伴照顾,很多尖锐过往,慢慢地被钝化模糊。
在雨中,倔驴脾气偶尔的细腻美好世人常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路走来,却深感“父母是孩子这辈子的陪读,反之子女,亦如是”。亲子,是彼此成长路上永远的陪伴与指引。
孩童出生后的前二三十年,幼齿学步、牙牙学语、呵护关怀、教养指正,父母的一言一行,时刻灌溉着幼童羽翼;后几十年间,子女带着逐渐强劲的翅膀,飞向多彩绚烂的未来,时不时回眸停留,为巢中老人带去新鲜的故事、先进的科技和更暖的关怀。
所谓的传宗接代,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姓氏的接替,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彼此灌溉、互相成就。良性的亲子关系,不外如是了吧。
年代不同,如今的人们,更多的崇尚个人主义,很少再会为了谁去委屈自己。这才发觉,作为子女,曾经一度鼓动父母洒脱奔走是过瘾,可父母为了子女多次抑制想要逃离的冲动,这本就已经是浓烈的舐犊之情。
父母眼中,对子女毫无保留、无微不至的给予与照顾,或许是他们比较擅长表达爱的方式;然而,深知父母不再为了谁(包括子女)委屈自己,夫妻和睦、怡然生活,那种安心才是成年子女真正获得幸福与踏实的捷径。
父母收获爱和幸福,子女才能更加放心、毫无顾虑地奔向更广阔的远方。毕竟,他们都曾是踩着父母影子前行的人啊。原生家庭曾造成的童年创伤,在多年之后,唯有通过更加饱满的爱才能灌溉修复,这一切的特效药,没什么能抵过父母所开之方。
时至今日,依然很开放地支持父母尊崇内心,自由选择,可偶尔还是会感叹他们忠贞不二的情谊。那时候的感情,或许没有现如今的自由恋爱轰轰烈烈、歇斯底里,却可以抵制各种诱惑与压力,在精神契约之中慢慢学会周全与爱护。没有人天生就体贴周到、感恩宽容,互相学习和磨合的过程是那么痛苦,可他们坚持了下来。
1988《请回答,1988》二刷之后,更深刻地明白,它那么走心迷人,不仅仅是青少年之间纯粹的懵懂情谊,更深入人心的是亲子之间始终不会放开彼此双手的努力和坚定。正是因为它太贴近生活、太懂得人心、离我们酸甜苦辣的小小人生是那么的接近,才会令人发自肺腑的热爱和向往。
处世之道有对错,血脉亲情无掺杂。人海茫茫,相遇本就不易,若尚有情谊,那就继续互相体谅、彼此照顾,更温柔地携手陪伴走完这一生吧。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