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一众社交app火爆上市,各种鸡汤文应运而生。这之间的关系并不难理解,有舞台就会有演员,有演员就会有各种戏码。“鸡汤文”就是演员们用精湛演技表现的连续剧和电影,再乏味也总能给人一些启示。
1. 为什么喝“鸡汤”?
有人这样问:怎样才能让人们愿意转发你的文章到朋友圈?答案是:满足人们装逼的愿望。这答案不是唯一的标准,却十分契合当下朋友圈的现状。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在读了鸡汤文之后随手转发到朋友圈,一方面希望这么好的文章也能对其他人有所帮助;而潜意识里却想要表现自己。有时候再配上自己的见解,则更能装逼了。别觉得你不是,因为你频繁地关注点赞数量和评论已经暴露了你的内心。
“鸡汤”风靡朋友圈时,我对朋友说:“推荐一篇特别棒文章给你!”朋友一脸鄙夷配上她那略带质疑的眼神看着我,问:“不会是鸡汤文吧?”她的反应着实令我惊讶了许久,这是瞧不上鸡汤文了?
另有一段时间迷上了健身,于是我经常和室友讨论有关跑步的话题。一次我推荐一篇关于坚持健身的文章给她,并问她如何,她反问:“这样的文章看得还少吗?”
我这才知道,随着“鸡汤文”的兴起,“反鸡汤”群体出现了。这也难怪,纵观时下朋友圈的“鸡汤文”,重复的内容太多了!这就好比同样味道的鸡汤,喝一次两次是新鲜,天天喝就腻了。所以“标题党”出现了,“换汤不换药”成风,这个公众号的文章换个标题就成了另一个公众号的头条,这不走心的风气,也难怪人们开始反鸡汤。那么“鸡汤文”到底是什么文呢?
2. 鸡汤什么味儿?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像数万名厨师就能煲出数万种口味的鸡汤,千万位食客就能品出千万种味道。
“鸡汤文”大多以时下新潮词汇命名,能够一把勾住食客们的魂儿!「排版」是这碗汤的“色泽”,无论是清新淡雅,还是浓郁新潮,总之要有特色。[内容]是“味儿”,是这碗汤的灵魂,它必须包含“时下讨论热点”之鲜、符合“大众价值观取向”之美。[目标食客]圈存于年轻一代,这样的食客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说起这鸡汤的味道,也是可圈可点。有无聊乏味只为吸粉的文章,也不乏那满满都是“干货”的好文。
好的鸡汤文总能抓住事情的核心矛盾点,兑上走心的劝导和建议,也总能让人幡然醒悟。比如风靡朋友圈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确实戳中了那些努力却不见收获的人的痛点。可要说喝了这碗“鸡汤”能大补吗?那就因人而异了。
3. “鸡汤文”的正确打开方式
客观地说,鸡汤文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无论哪个平台发布的文章,代表的不过是个人经历或感悟。赞同的就点个赞,不赞同无视就好,大可不必上到“反”或“同”的紧张局势。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像“如何短时间内做出酷炫的PPT?”、“六个月成为简书签约作者”、“在我关闭朋友圈的一个月”这样的文章,认真读下来,读者总能有所获,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求的东西。最终,人们却开始反鸡汤了,为什么呢?
因为鸡汤虽多,有执行力的人却是极少。纵然看了再多的鸡汤文,纵然文章讲述再真挚的人生哲理,对于读者来说,不执行就等于零。正是那句话:听了许多道理,仍过不好这一生!前一句是条件,后一句是结果,而根本原因并不在道理,在于听道理的人真的实践了吗?
我虽年纪有限,资历尚浅,江湖经验不足,但人贵有一颗时常自省的心。我从我短暂的生命历程总结出,无论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人贵有“执行力”!
学习中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做好复习预习工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这是一种执行力。工作中,领导布置的工作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遇到紧急状况从容解决,这也是一种执行力。生活中,大到买房、买车和理财,小到洗衣、做饭和打扫,这又是另外一种执行力。最近在朋友圈被讨论得火热的“拖延癌”,说白了,就是缺乏各种各样的执行力。
在我看来,“执行力”是一切成功的基石!有了想法,抓住它并付诸于行动,这需要执行力。有了任务,不仅能够按时完成,还能漂亮地交差,这也需要执行力。有了创意和灵感,就不要拖到明天、后天和下个月才去记录或完成,灵感一闪而过,抓不住就是一种错失。人生的梦想清单,你要从现在开始计划了,不要说30岁做什么、50岁做什么,想做的现在就去做,这正是内在的执行力才能推动的!
所以,看再多的“鸡汤文”有用吗?没用!行动起来转化成自己的才有用。那么,从现在起,记录想做的事,分解到每天每时,克服万难完成它,就是养成“执行力”的第一步,也是正确喝“鸡汤”的巧把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