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限责任家庭》共读7

《有限责任家庭》共读7

作者: 小老虎_2ab2 | 来源:发表于2020-11-08 09:37 被阅读0次

1.抽离剧情,改变惯性模式

当一个人不再把任何剧情角色认同成自己,就会发现终极真相:“我”其实并不存在,一切都是生生灭灭的念头显化而已。人之所以难以离开自己的惯性模式,终究是因为“我”的幻觉太深了。

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当我们用同一个模式去做事,结果却越来越糟时,我们就应该改变这个模式。重复只会越陷越深,但我们往往会错误的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多不够用力,形成恶性循环。因为我们陷入了我执,凭什么痛苦、委屈的是我,而实际痛苦、委屈只是我们拥有的情绪,它属于我们,却并不是我们。

我们拥有剧情,但剧情并不是真实的我们,正是因为我们把剧情中的角色认同成自己,才会无法脱离惯性。当我们清楚知道那只是过往的剧情,而我永远有选择,我们就会自如的切换自己的模式,学习增加自己的模式,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模式去应对。

2.讨好的背后是敌意

当我们在关系中不能捍卫自己的界限,不敢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可以向内觉察一下:是不是在投射自己的敌意,想象对方是冷酷严苛的?

书中讲到:仔细回想自己生活中的细节,我们或许会发现,又一种恐惧一直根植在潜意识深处,即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恐惧失去关系。这就是我的真实写照,我很少维护自己的边界,提出自己的要求,我觉得别人不愿意满足我,如果有冲突,我一定会被狠狠的伤害。因此我对男人有着比较深的恐惧,可能因为小时候印象深刻的一次被爸爸打,但实际上并没有我想象的严重,因为毕竟只是踢了一脚,但对我来说是突如其来,所以我总是害怕自己会被突如其来的伤害,就是这样。而且我还会把这个伤害投射给孩子,总觉得比他大的男孩会伤害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大孩子挑衅时,他一定会很激进的反击,他在对抗我的投射。

昨天去公园,有个男孩迎上来“拦住”他,我的惯性反应是找麻烦,同时我告诉自己老毛病犯了,我要先预设男孩是善意的,即使真的是冲突,也一定有原因,可以就事论事的处理。我走近才发现,两个人在热烈的讨论奥特曼,敌意会激起敌意,善意会激起善意,即使会有敌意,那也是他的剧情,与我无关。

走出剧情,释放善意,外在的世界舒服、温暖。

相关文章

  • 《有限责任家庭》共读7

    1.抽离剧情,改变惯性模式 当一个人不再把任何剧情角色认同成自己,就会发现终极真相:“我”其实并不存在,一切都是生...

  • 《有限责任家庭》共读4

    用身体去触碰真实的世界,勇敢的走向真实的体验,成为善意分源头,世界自然会越来越宽广。 从虚假自体走向真实体验 得到...

  • 《有限责任家庭》共读14

    1.保持觉知,守住内在中心 每一个从小“背锅”的孩子,原本都是想要“拯救”父母的,他们不惜牺牲自己,只渴望父母能够...

  • 《有限责任家庭》共读13

    1.专注是每个孩子本性中潜藏的能力 专注力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在爱和自由的浇灌下自然生发的,它是每个人本性中潜藏的...

  • 《有限责任家庭》共读4

    页码:42-59 001从虚假自体走向真实体验 对习以为常的自动反应进行觉知,用觉知切断惯性。 虚假自体就像一个极...

  • 《有限责任家庭》共读1

    喜欢李雪从读她的第一本书开始,读第一遍时我是完全读不懂的感觉,因为我活在虚假的自我之中,直到被她的一句话戳心,也就...

  • 《有限责任家庭》共读1

    序——第十四页 教学工作渐入正轨,稍有空暇,再次开启我的阅读之旅。 《有限责任家庭》在书架上早已蒙尘,感谢书友小芳...

  • 《有限责任家庭》共读2

    做个结实的父母,迎接冲突,拉近关系,让家庭成员之间合作共赢而不是互相斗争! 结实的父母 结实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

  • 《有限责任家庭》共读2

    页码:P14-27 结实的父母,是孩子生命力的源泉。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逐渐成为结实的人,能够接受冲突,也能够接受和...

  • 《有限责任家庭》共读3

    虚假自体这个词,深深地击中了我,让我有些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读李雪的书不是第一次有这种感觉了,深深地无力感,让我觉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限责任家庭》共读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gc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