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朋友给我发消息,说晚上下班回家发现孩子竟然在看电视,一问孩子,说是语文作业在学校写完了,数学作业还没有开始写。朋友一听,气得就把电视关了,催着孩子赶紧去写作业。结果孩子没有动,还玩起了在小摊买的花哨文具。朋友一看孩子那架势,气得火冒三丈,就把孩子手上的东西全收了。孩子也不甘示弱,气得扔东西。
我了解朋友家的孩子,是个很有上进心的孩子,他特别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认可。我跟朋友说,孩子敢在平时时间开电视,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一定是希望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引起你的注意,想着你肯定会问他为什么看电视,然后可以得意地告诉你,他利用学校的时间已经把语文作业写完了,希望得到你的表扬。结果你没有正确解读他传给你的信息,还吵了他,致使孩子很失望。(事后遇到这孩子,问他当时怎样想的,结果跟我预测的一样,他觉得第一次能利用学校的时间把语文作业写完,心里很高兴)
很多时候,家长与孩子之间矛盾的根源就是沟通不畅,家长没有准确解读孩子传递过来的信息,习惯性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做出判断,随后去咆哮、批判孩子。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孩子情绪低落,甚至会有抵触情绪。当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接下来的学习状态也就可想而知了。
面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我们总是习惯性上纲上线,对孩子进行批评指责,以为这样孩子就能听进去,就能立马改正。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要学会及时捕捉到孩子透过语言、动作,甚至是一些反常行为透露给我们的信息,及时解码,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事后我在想,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韦宝身上,在我不确定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我会怎么做?以我跟韦宝平时的相处模式,我可能会在进门那一刻,用夸张的语气对他说:“小样儿,今天是吃了豹子胆了?敢坐这儿看电视了。”这时候他一定会迎上来跟我说:“妈妈,我语文作业已经在学校写完了,厉害吧?”(此时我已经明白他开电视的目的)我说:“难怪,今天这么有底气,敢坐这看电视了。太厉害了,来抱一个,跟我说说你是利用什么时间写的,你当时怎么想的?”他肯定会跟我拥抱,给我讲详细的过程。我会边听边摸着他的脸,假装仔细地看,然后会说,这是我家娃吗?太不可思议了,我家娃竟然会利用学校的时间了。那今天晚上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岂不是很多了。他肯定会跟我巴拉巴拉说还有什么作业。这时候我会说:“这些作业你预计多久能写完?晚上还有哪些事需要做,你打算怎么安排时间呢?”他就会说,我准备怎样怎样,我现在去了。关掉电视,转身去忙自己的事。事后我会跟他说,我们以前约好了平时晚上不能看电视啊,今天是不是一激动就忘了?我相信不用多说他也明白。
图片来自网络期中考试那天早上,韦宝叹口气说,今天日子不好过啊,要考语文了。(我明白他很在意考试成绩,也很紧张。)我说你是不是特别希望现在都已经考完了,并且成绩都已经出来了,自己还考得不错。他笑着说,是啊,要是这样多好啊。我说你是不是特别希望自己是老师,考试的时候不考书上的东西,就考看了哪些动画片,吃了哪些好吃的。他说不能考动画片,我看的不多,让我写我肯定写不了几个,还不如考看了多少书,把书名写下来,这样我肯定考得好。说完我俩哈哈笑起来。我说那还不如考吃过哪些好吃的零食呢。他说对,直接把吃过的零食包装交上去,谁交的多,谁的分数就高。我俩边笑边出门了,我能感觉到他没有那么紧张了。临别的时候,我抱着他说,来给你充个电,妈妈的班成绩都不错,来给你沾点仙气。我边说边紧紧地抱着他,我问他电充好了吗?可别充爆了。他狂笑,跟我挥手告别。
如果我没有捕捉到他焦虑紧张的情绪,而是对他们进行一番说教,他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在后面的聊天中,我俩展开大胆的想象,无形中帮他帮他消除了紧张的情绪。
一天早上,眼看时间来不及了,他还在慢条斯理地小块揪着面包往嘴里塞。忍不住呵斥他几句,突然想到之前他说过,享受美食就是要慢,他还说过如果早上心情不好的,一天的情绪都会受影响。于是转念换种方式,我摸着他的头说,慢慢揪先生,距离出发时间还有十分钟,请你马上变成大口塞先生。韦宝一听,边笑边加快速度。
跟孩子相处的时候,真的不必事事上纲上线。有时候用幽默的方式去化解,不仅问题迎刃而解,还能博得孩子一笑,换来一天的好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很多家长都说,跟孩子在一起,比上班都累,实在理解不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分分钟都想发火揍人。家长怎样做,才能跟孩子友好相处,家里才能出现母慈子孝的和谐画面呢?
平时我们在跟孩子相处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按照成人的标准去看待孩子的行为,总是希望孩子听话,乖巧,有话好好说。可是,他们毕竟是孩子,他们很难像成人那样去完整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所以,在孩子看来,他们更愿意直接用行为甚至是肢体语言来吸引家长的注意,他们觉得家长应该会明白。
可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早已忘了我们曾经也是一个小孩,也忘了一个孩子内心渴望得到父母理解、关注时的心情。忙碌的生活使我们习惯性粗暴简单地解决问题,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懂事、安静地坐在角落里,不要来打扰我们的生活。正因为很少关注孩子透过语言、表情,甚至是出格行为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我们跟孩子的心也越来越远了,孩子对我们也越来越失望。
从现在开始,放慢脚步,放低姿态,把自己当作孩子,跟孩子一起成长。当我们真正融入孩子的世界时,我们会发现,一切都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