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郝院长认为「员工要通过使用知识实现价值创造」
·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说「华为公司最大的浪费,就是经验的浪费」
· 丰田公司认为「员工智慧的浪费,是公司最大的浪费」
要在工作中尽量的减少经验与智慧的浪费,除了要重视基于业务流程之中的知识管理,例如:经验总结、优秀实践、事后回顾等。更需要重视业务流程之外的知识管理,例如:社交网络、实践社区、专家问答等,这其中,实践社区成为了众多公司采用的知识管理方法之一。
IBM、华为、微软、中粮、宝钢、西门子、金风科技、中软国际等众多公司都先后引入实践社区,成为了部门知识管理、项目知识管理等的重要基础。
实践社区并非只是部署一套软件,也并非只是推动员工上线共享就足矣。知识管理从业者,或者企业管理者要应用好实践社区需要深入理解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理解什么是实践社区
实践社区COP: Community of Practice,是由一群人因为某一主题或者某种关系而组合在一起的团体。
实践社区承载了SECI场,包括:
群化场(Socialization Bar):知识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传递;
外化场(Externalization Bar),通过交流把隐性知识显性化成文字;
组合场(Combination Bar),通过分类、标签把显性的知识聚合、组织;
内化场(Internalization Bar),成员基于显性知识学习,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
实践社区可以是纯线上,也可以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因某一主题而把公司内相关的人员聚合在线上,或是因为线下有天然的组织关系再通过线上重新聚合。
实践社区是基于业务流程之外的知识管理方法,目前成熟的实践社区会反向嵌入到业务流程之中。例如:宝钢公司的项目管理在启动时同步的创建线上实践社区,再如华为公司的项目管理也会基于实践社区做事前学、事中学、事后学。
实践社区是对传统的自上而下企业组织完美的延伸、补充。目前在众多的知识型企业中已经存在部门的文件共享服务器、自建的Wiki系统、基于SVN搭建的共享方案等,这些方法都为了促进组织的知识管理。但只能算是传统的IT手段,而非实践社区。
实践社区可以是自上而下的组织手段,也可以是自下而上的自发行为。实践社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秘密的。当然,实践社区做为一种流行的知识管理方法也需要强有力的IT支撑。
2.实践社区的四种类型
基于当前众多企业的实践社区应用情况分析,从组织与主题两个维度可以把当下的实践社区分为以下四类:
1)组织型实践社区:企业是因商业目标而存在的有机组合体,自上而下是企业强有力的执行保障。组织、部门基于实践社区映射,成为了实践社区的主要类型之一。基于组织直接创建实践社区,成为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主要场所。例如:知识管理部的实践社区、市场营销部的实践社区、硬件研发一部的实践社区等。
2)项目型实践社区:项目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临时性组建的团队,有目标,有时效性。应用实践社区来承载项目团队的知识共享、知识传递、知识总结……。众多优秀的知识型企业,在项目立项时就会同步创建对应的实践社区,项目的事前学、事中学、事后学,都会通过实践社区来承载。实践社区、项目流程、项目执行融为一体。例如:某产品项目的实践社区、某客户实施项目的实践社区、某变革项目的实践社区。
3)主题型实践社区:因某一主题而打破传统的企业组织维度,聚合相关的人员形成实践社区。传统的企业软件基于业务流程而存在,传统的组织思维基于部门结构而存在。主题型实践社区是对传统的补充,能够把公司内弱关系的成员聚合起来,通过成员间的分享与成长,促进公司的成功。例如:PHP开发者实践社区、知识管理爱好者实践社区、敏捷实践社区、创新创意实践社区等。
4)职业型实践社区:在矩阵式管理的公司内,同一职业或者角色的人员,散落在公司内的各个部门里。传统的线下聚合、业务互助受限于时间、空间。线上的实践社区能够及时的、跨时间、跨地域的促成组织内的同类职业人之间的分享、交流、互助。除了提高工作,还进一步的凝聚了人心,让同类人时时刻刻找到组织。例如:HR实践社区、项目经理实践社区、质量人员实践社区等。
3.实践社区的三类成员
每个实践社区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经营单元,每个实践社区都是可以自运营自发展的。基于此,可以把实践社区中的成员分为三类:
1)社区社长:有人群的地方就得有「领导」,这里的领导不限于基于组织的管理型领导,也包括基于社区的运营型领导。社长一般由组织中的领导、组织中的执行秘书、职业型社区中的大咖、主题型社区中的大IP担当。社长都具有振臂一呼,成员皆来的能力。或是行政的力量,或是专业的魅力。社长决定社区的调性,更决定社区的走向。企业在社长的选择方面,推荐采用引导与自然生长,提供帮助而非强制管理。
2)核心成员:核心成员是社区内的意见领袖,是社区的主要内容贡献者,是社区成员的关键连接者。可以是专家,也可以是热心人。从内容维度、连接维度来识别。核心成员贡献更多,获取的收益也更多。有能力,想表达,专家型成员。有魅力,善沟通,连接型成员。
3)普通成员:普通成员是默默无闻的吸收者,是社区内部的消费者。很多时候处于深度潜水,不表达状态。尽管如此,实践社区应该把此部分人员做为主要服务对象,知识管理所有的创造都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信息、知识、能力、技能,只有知识提升了普通成员的能力,内化成普通成员的技能,实践社区才能够成为企业真正有用的知识管理方法。
4.实践社区的八大作用
实践社区是SECI综合场的体现,以下所有的作用都涉及到SECI。
1)求助答疑:工作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工作就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传统的线下专家求助费时费力,在实践社区中求助,可以低成本,形成一对多的势态。实践社区本身聚集的就是同一业务领域的人员,所以通过实践社区的求助会更加的精准。
2)讨论碰撞:工作中有个想法,是否可行,有没有遗漏的点,有没有更好的建议。通过会议也很难一时形成结论。这两类的讨论,具有延伸性,应用实践社区可以有效的解决。
3)协同协作:每周的项目进展通报,需要开发人员、设计人员、测试人员共同协作完成,传统的方式是大家各自完成,最后再由项目经理来合版本,协作的成本很高。应用实践社区的Wiki功能,所有成员分段编辑,实时查看到结果与进度。
4)分享传递:项目进展、关键成果、红黑事件、团队活动、外出通知等与团队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实践社区传递,及时、留痕。
5)连接信任:对同事的输出成果点个赞,对关键的思想打个赏,对好的想法表个态……这些看起来不着眼的小动作。也许是一个表情,也许是一个转发动作,背后其实是认可与信任的连接。积小溪以成江海,久而久之加强了同事间的信任,强化了团队凝聚力。更可以说是重塑了员工关系。
6)创新创意:碰撞产生火花,日常的交流会产生团队的神来之笔。有些创意会被公司吸收,孵化成项目、产品。还有一些创意,个人看好,但组织不可为。于是离职创业,成为了新创公司的商业基础。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于己、于社会都是一种贡献。
7)存储共享:会议纪要、分享PPT、架构方案、经验总结、复盘文档等众多与组织相关的线下交付件,需要有统一的存储方式,便于后续的查找再应用。
8)专家价值:专家进社区,专家成为社区的核心成员。解答员工问题,分享专家经验,专家信息有效沉淀。专家的个人能力最大化发挥,专家的价值得到了最大化的应用。
5.实践社区八大功能
人员、流程、技术、管控是知识管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是基础保障。实践社区的开展也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主要需要如下8大功能模块:
1)文件共享:文档的存储、资料的上传、图片的展示等需要有专门的文件共享功能。
2)讨论交流:轻论坛,发帖、回帖,需要有轻量的BBS功能。
3)任务跟踪:指派任务、执行跟踪、反馈结果,基于GTD思想的任务功能。
4)在线协作:协同写作、版本更新、编辑锁定,基于Wiki的在线协同编辑。
5)权限体系:社区权限、共享权限、编辑权限等,需要有基于角色的权限体系。
6)内容组合:基于主题的内容组织,一站式的展示获取,基于轻专题的组织功能。
7)统计分析:运营状态、成员状态、激励改进,需要有数据做为基础支撑。
8)个性设计:LOGO、介绍、皮肤、栏目,每个社区都得有与之匹配的展示风格。
以上,是一个成熟的实践社区IT产品应该具备的基础功能模块。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好的产品可以让实践社区的运营四两拨千斤。
6.实践社区发展的四大方向
随着企业知识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随着知识经济、共享经济、移动互联等企业外在环境的影响,未来实践社区将会向如下四个方向发展。
1)知识交易:知识继资源之后,成为企业的重要核心资产。知识的创造、传播、应用将交易化。实践社区的积分功能,与实体的货币相结合。付费提问、付费学习、付费索取,解答收费、围观收费、贡献收费。在实践社区中的知识流动交易化,自成体系,自生长。
2)专家IP:有能力、有知本、有表达欲。结合实际的业务工作,能够持续提升,持续创造性输出。此类的企业专家,因为融入了个性化人格的魅力,自带线下的业务成就,自带企业内的追随者,将变成企业内所在企业领域的关键IP。
3)融入业务:基于业务流之外的实践社区将会与业务流打通,实践社区中的产出与互动,直接支撑业务流的推进,同时,基于业务流的知识管理社区化。例如上面提到的宝钢在启动项目时就启动实践社区,华为在项目完成后会基于社区做知识收割。实践社区于业务流程的作用将和流程引擎、表单数据同等重要。
4)创意创新:企业的管理从命令控制式已经转向了授权支持式,并进一步向共创与自我管理迈进。海尔公司的员工创客模式、小米公司的生态链模式等,伴随着员工与管理者关系的改变,伴随着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力工具。企业的创新创意会更多的源于一线的现场知识工作者。越来越多的未来将孵化于实践社区中。
时至今日,实践社区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知识管理方法之一,能够为组织产生稳定的、可量化的效益。做为知识管理从业者,或者企业管理者应该直接引进这种方法,而非花大力再去论证实践社区的有效性。
实践社区就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阿米巴,实践社区就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最小运营体,实践社区就是SECI最小化的知识场。
当,取之,用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