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334458/4fe8b35f88a333d8.jpg)
闺女和老公都在4月份过生日,因为今年是老公30岁的生日,所以家里要宴请一番,我说那宝宝的生日就简单点吧,蛋糕也不必要买了,没想到宝宝的爷爷奶奶说,蛋糕肯定是要买的,宝宝虽然小,但是要让她从小就拥有吹蜡烛许愿的记忆,我一时感动无言。
想想自己的童年记忆,从小到大竟没有一次是爸妈同时陪我过生日的。去年十二月正值老公生病在家,爸爸从天津回来探望,恰逢我的生日,竟没有人提议给我买蛋糕。还是我自己爱自己,跑去定了个蛋糕,把家里亲戚招呼过来,吃了个便饭,想想这差距也不是一般的大。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件事,说是一个南昌读大学的女生要毕业了,在毕业典礼那天,父母专程请假两天,从老家赶过来,只为参加她的毕业典礼,然后一起拍照。被问及为什么来时,女孩的父亲说:“这是女儿的重要时刻,一定要一起见证。”
很多时候父母说,我们要挣钱,哪有时间搞这些有的没的,可是我在想,我们缺的是钱吗?这些事情难道需要非常有钱才能做吗?这些被父母摈弃的虚头巴脑的东西,正是生活里必要的仪式感。没有这些,即使有钱,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01
今年5.20,我和老公爆发了一个不小的争端。本来我们想去的一家日式料理因为没有预约上,我问老公晚上打算带我去哪约会,他说听你的(其实就是没有打算),该有的礼物也没有准备。本来打算忍气吞声地我,看到他一再吊儿郎当的样子,还是奋起还击了。在特殊的节日买礼物请老婆吃饭是必要的仪式感,否则你赚钱是为了什么呢?
老公说,莫欺少年穷,每个节日都要礼物我哪负担得起,你要的都是高品质的礼物,等以后有钱了再给你买,我说:你看看周围那些在穷的时候亏待老婆的人,等有钱了,他转性了吗。不要以为自己缺乏仪式感的毛病等以后有钱了就好了,再说了,什么叫“有钱”,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月薪一万就算有钱,等真的月薪过万了呢,你可能又会觉得月薪3-5万才算有钱,那照这么说,什么时候你才能对老婆好呢,什么时候你才能重视仪式感呢。
年轻人是缺钱,但是也需要用高于自己的东西来提升自己。比如我每周公众号发表两篇文章,旧电脑待机时间太短,屏幕不是卡死就是自动关机,严重影响创作的心情。可是自从换了苹果电脑之后,书写体验提升了好几个level,连写作的热情都跟着高涨起来。后来在老公生日的时候我们又买了一个TUMI背包,用来装电脑或者短途旅游。正是坚持用高于自己的东西,我们的自尊水平不断提升,这既是一种仪式感,也是一种心理暗示,我们要提升自己,总有一天我们能配得上这些奢侈品。
02
昨天受高姐邀请,我和闺蜜去参加了某保险公司的海外资产配置课程,刚进公司,我们就看到了精心准备的茶点。主持人简单介绍之后,就开始幸运抽奖环节,抽到号码的客户可以凭入场券上台领奖,奖品很简单,一本小台历。接下来就是看公司的发展史,看完之后,主持人问了三个问题,答对的客户每人也是一本小台历。虽然礼物不贵重,但是开场的整体氛围就被调动起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34458/d1b219f0558f0b1c.jpg)
这次课程他们请到的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理财规划师,全场课程三个小时,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在讲座尾声,主持人给讲课老师颁了一个最佳导师奖。老师是见过大场面的,物质奖品打动不了他,可是谁又会拒绝一个金光灿灿的奖杯呢。
保险公司的颁奖文化让我看到了仪式感的重要性。据报道说,有的公司老总每天都要变着花样颁奖,比如最佳上镜奖,最佳业绩奖等等,究其原因,他说,现在的90后员工追求的是有趣,是仪式感,光用奖金刺激,还是难留住人。
连老板对员工都能如此用心,更何况亲人之间呢。有人说:仪式感是为了让你觉得,你是在生活,而不是只是生存。现在人很多时候抱怨生活无聊,没意思,殊不知,不是生活没意思,是你没意思。之前的我觉得每周定一束花的同事是不是太矫情了。可是现在我发现,迷失的是我自己,整天想着做一些看似有用的事情,却丧失欣赏美和爱的能力,成为一个自律且无趣的人。
最近看了时间管理专家张萌的《人生效率手册》,我把自己的起床闹钟提前了半个小时,我打算坚持一个月早起之后,给自己奖励一个礼物。这也是一种仪式感吧。仪式感,没有那么复杂,只是让你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多了一丝期待,多了一份斗志和笃定。因为你知道,在人生的重要时刻,有人会为你鼓掌,有人会给你惊喜。当你重新淹没在生活的琐碎中,甚至要和整个环境同流合污的时候,你还是会想起那份仪式感,就算生活如此无聊,我们可以赋予它意义。
就像樊登老师在奇葩大会上说的,读书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是个必需品。同样的,仪式感也不是锦上添花之物,是刚需。
如果可以,试着每年和另一半来一次旅行。
如果可以,每个星期单独和另一半吃一顿饭看一场电影
如果可以,每年的情人节、结婚纪念日和生日都当成一个庆祝的节日
如果可以,请让自己的思想先富有起来,不要有穷人思维。
高田, 坐标:江苏扬州,体制内文艺女青年,个人公众号:高田财女日记。新晋辣妈,喜欢写读书感悟和生活哲思,致力于减轻职场新人的成长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