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行为主义理论,我们就会想到经典条件理论、操作条件理论和模仿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主要由华生在经典条件理论基础上创立的,继而由斯金纳、桑代克发展壮大。
说到华生就会想到他的一句话,“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专家,医生,律师和艺术家,商人乃至乞丐和小偷。”
通过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知道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是被某些因素强化而发展下来的,那么所有不良的行为也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而改变。
给你一个刺激,就会有一个反应。行为主义不管中间的思维、认知、创伤因素,给你一个奖励,你就会继续维持那个行为。只要有人点赞,大家就会积极在朋友圈发布信息。有人给你的文章好评,你就会喜欢上写作。如此想来,一打健康的婴儿,似乎真能培养成想要的专家。
然而,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学校的教育无非就是奖励适应性行为,惩罚不良行为,结果却培养出一大批不爱学习的人,尽管有部分学生成绩不错,但却不是由衷地喜欢学习。这是为什么?
学生们每天学习,不得不面对作业、考试,同时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与惩罚,甚至虐待。一部分学生为获得成绩好的表扬与奖赏,但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很惨痛,除了剥夺自己的娱乐、放松等需求,努力过程中也必然会遭到老师、家长的批评、惩罚。另一方面,一大部分学生因逃避学习痛苦,享受微弱的快乐,同样承受更惨痛的惩罚。在外面玩着不回家,或者拖延,只为获得微弱的快乐,而宁愿承受父母的训斥甚至体罚。
两阶段学说,是毛然(O.H.Mowrer)的学说。他认为在一个刺激-反应的行为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无关或中性刺激(就无条件反射或本能而言)由于条件联系而引起焦虑,也就是说,无关刺激成了危险的信号。在第二阶段,回避反应由于它有减轻痛苦的即时效应而得到强化,所以它维持了下来,尽管回避的延迟效应是不利的。
这里偏指不良行为,获得的好处是微弱的,而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两阶段学说也叫两因素说。生活中很太多这样的例子。
如4岁的小女孩为了想要得到巧克力,不惜撒泼打滚,嚎啕大哭。最终家长忍不住这般闹腾,给她巧克力吃。她得到了一点巧克力,却忍受着身心能量的流失,没等吃完巧克力就睡着了。
一些人奔波与学习的课堂上,这个需要学习、那个也需要学习。学习真的带来很多快乐:得到自我安慰、减轻焦虑、认识朋友、关键是美其名曰地论证“我在改变,我付出很多”的背景声音。但付出确实惨重,先是费用高,再世照顾孩子、忙家庭的时间被挤没了。
李老师说自己拧门把手会担心静电,每次都不愿意触碰,竟然一系列怪异的行为被强化下来:脚踢门、胳膊肘开门、袖子套在手上拧门把手等等。之所以这些行为被延续下来,是因为避免了不良后果。
我们每天忠于学习,是在避免什么?请您来作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