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渔夫鱼妇
1.
武侠小说里总出现这样的场景:两位有着盖世绝学武功的人对决,打得不相上下,胜负难辨。场面变得骤然紧张,两人都在努力地寻找攻克之道的时候,一方给另一方忽然来了个猝不及防,失败方被一剑毙命。
再好的编剧面对打斗场面大概也逃不过类似的场景设计吧。而那关键一剑则被称为"致命一击"。同等水平的武者,谁先找到了对方的软肋,谁就掌握了胜算的先机。
2.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大多知道这一简单的道理,却很少有人去运用它。
举一个最真实的例子。
就拿我们家那位油盐不进的先生大人来说。莫不是周围朋友都知道我们俩是两口子,或许很难再有人会相信这一事实。
我跟先生永远观点对立,具体表现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虽然这么多年先生已经改变了不少,但他的天然的又急又直的性格真得时不常地会爆发个痛快。
我时常劝他,可否换种方式?这样不仅身边人深受其害,最主要是对自己身体也没好处!可人家就是我行我素,拿我的话当耳旁风。有时我真得气不打一出来,软的不吃,我用硬的。偏激的时候,我干脆模仿古人撞墙。撞完之后头很痛,虽然能暂时刹住他的火爆脾气,但时间长了该怎样还是怎样,效果不佳。
为此我还专门研究了好些书,甚至找朋友开导,咨询专家老师,但依然见效甚微。
然而,还是被一份体检报告给攻破了。先生近期的体检报告显示,身体的好多地方已经发出了红色警戒信号。"体重超标、脂肪肝、视力下降、牙齿不好、脑部出现了问题、食管有炎症、心脏也不好…"看到一连串的问题,着实也吓我一跳。短短一年时间,很难相信先生蹭蹭冒出来这么多问题。而医生的建议就是"减肥,少急躁!"
没想到,我一直研究不破的问题,还是有突破的出口,虽然这一突破是以付出代价为基础的。
自从体检报告的出现,先生感觉脱胎换骨了一般。天天坚持早晚锻炼,注意情绪,注意心态调整。而连锁反应带来的益处不单单是见他开始神清气爽,就连之前的工作压力也不再成问题。
这是再好不过的反面案例。如果你的身边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干脆拿它来做告诫,防患于未然。
而我唯一感到愧疚和遗憾的是未能及时发现先生的痛点,将他的健康隐患做及早的排除与关注。
3.
看,所有问题并不是束手无策、无计可施,而是你没有抓到真正的痛点。
营销产品,我们要先找到客户的痛点;
说服他人,我们可以摸索沟通中对方心理的痛点;
改变自我,先要认清自身的痛点;
教育孩子,我们要先寻找孩子的痛点;
HR选人,那是他们熟知企业文化的痛点;
凌玲成功上位,那是她看清了陈俊生和罗子君婚姻中的痛点;
燕洵和楚乔未能走到一起,那是他触及了楚乔生命中信念的痛点……
4.
就在今夏,楼上邻居把空调外机几乎安到了我们家窗外。我正准备严肃认真地跟其好好理论,提醒移机。结果楼上邻居却很轻松地将我怼得哑口无言。最初沟通之后,邻居决定尝试移机,结果后来不但没有移位,还给我留下"中国好邻居"的印象。邻居的通情达理实在叫人无可厚非。"姐,实在不好意思。当时安装我们也不太懂,结果厂家说咱外墙承重不行,不敢再移位了。不然,我们家少开空调,尽量不产生噪音,不打扰您家晚间休息时间。再说邻里关系我们真不好意思为此破坏…"
一听这样的回复合情合理,又有解决措施、注意事项,还为我们考虑。我也不能大热天太咄咄逼人。结果可想而知,还是被人家成功的破解了。
心理学中称此为"进门槛效应"。后来细想,如此合理的处理问题方式,其实就是抓到了人性的痛点—我本善良,邻里之间需要维系友好融洽的关系。
最后,愿每一位看到此文的人都可以成为生活的智者,做一个善于抓住痛点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