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拖延心理学》二(上)、拖延VS行为

《拖延心理学》二(上)、拖延VS行为

作者: Dl_毛良伟 | 来源:发表于2018-01-16 22:06 被阅读0次

审问拖延:被架在审判席上的失败恐惧症

很多拖延着担心被他人评判或者被自我评判,害怕自己的不足被发现,害怕付出最大的努力还是做得不够好,害怕达不到要求。他们的担心反映了一种恐惧失败的心理。

恐惧失败:追求完美

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

可以解释为(1)我做的事情直接反映了我的能力;(2)我的能力水平决定了我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价值——也就是说我的能力越强,我的自我价值感越高;(3)我所做的事情反映了我的个人价值。

对许多人而言,能力指的是智力上的能力,所以他们想要让他们做的每件事都表现出他们是多么的聪明。有些人则将能力定格在具有个人吸引力、风趣幽默、紧跟最新时尚或者拥有最新的掌上工具不管能力是如何定义的,当它成为了一个自我价值感的单一决定因素时,问题就产生了。这个人的表现如何成了唯一的衡量;其他的方面都被忽略了。一个出色的表现意味着一个出色的人;一个平庸的表现意味着一个平庸的人,这成了一个定论。

拖延打断了能力与表现之间的等号

表现不在等同于能力,因为期间缺少完整的努力。这意味着不管最终表现如何,自我价值感与能力之间的关系还能得以维系。人们通过拖延来安慰自己,让自己相信他们的能力要大于其表现,他们甚至还维护着这样一种信念:他们的潜在能力是出色的、不可限量的。通过拖延,你永远不会逼着自己去面对自己的能力限制在哪里。

完美主义者的世界

拖延着往往就是完美主义者,拖延着为了证明他们足够优秀,他们力求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认为要达成他们远大的目标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他们常常对自己有不现实的要求,当无法实现这样的要求时,就会变得不知所措。失望之余,他们通过拖延让自己从中退却。

心理学家甄别出了两种类型的完美主义者,一种是适应型的,一种是适应不良型的。

适应型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并且相信自己能够表现的与之相符。这样一种能够如愿以偿的完美主义,感觉上去就像一个人本性的一部分,也是一个人自尊的基石。然而,一个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你对自己的要求跟你对自己的表现的期待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所以你更容易去自责,也更容易感到消沉,你的自尊因而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拖延心理学》二(上)、拖延VS行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pe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