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历史国学与传统文化
宋朝:岳飞:千古仁君宋仁宗,读“四书”,天下太平优于大一统

宋朝:岳飞:千古仁君宋仁宗,读“四书”,天下太平优于大一统

作者: 王俊杰猛 | 来源:发表于2018-02-22 07:12 被阅读19次

    简书 王俊杰猛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后,第二个比较开放和宽容的时期。其的根源就在于太祖皇帝赵匡胤的重文抑武和洪量宽容。

    赵匡胤927年出生,976年病逝,在世49年。960年,赵匡胤34岁时登基当了皇帝。在位17年。

    马上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中国后,又通过杯酒释兵权,实现了向文官治国的转变,因此赵匡胤未杀有功大臣,这点比刘秀做的还好。尤其难得可贵的是:帝尝读《尧典》,叹曰:“尧、舜之世,四凶之罪,止从投窜,何近代宪纲之密邪。”

    赵匡胤于是制定了法律。——法律规定不能在朝庭上鞭打大臣、不准对公卿辱骂、臣下除了谋反和叛逆外,不得杀戮。又专门建立了言官弹劾制度。

    简书 宋朝 历史

    从此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时期。在这时期皇帝对不同意见,或任之,或只是贬外地当官,或免职,而没有杀戮,也没有打成谋逆的迫害。宋朝不兴文字狱,对读书人比较宽容。因此就了有很多诗人词人,写出了传之千古含沙射影的愤恨张狂之诗词,因此也就有了宋词之盛。

    而到了宋真宗赵恒之子宋仁宗赵祯继位,仁宗则把这个“仁”的传统弘扬到极限。

    赵祯爱好学习,崇拜儒家经典。赵祯首次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拿出来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从而开了读“四书”的先河。还有次出使北方的使者报告说高丽的贡物越来越少了,要求出兵。仁宗说:这只是国王的罪过。现在出兵,国王不一定会被杀,反而要杀死无数百姓。所以最终置之不理。可见赵祯追求的是天下太平而不是大一统。

    宋朝 历史 简书

    赵祯碰到疑难案例都从轻发落,史称“终仁宗之世,疑狱一从于轻”(明.郑瑄《昨非庵日纂》)而非“严/打”。他执/政时四川有个士子,献诗给成都太守:“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这不是明目张胆地煽动造反么?成都太守将他缚送京城,交给皇帝严加惩治。可是仁宗却道:“这是老秀才急于要做官,写首诗泄泄愤,怎能治罪呢?不如给他个官做做吧。就授其为司户参军。

    仁宗在位42年,( 1022年--1063年)。死时讣告送到敌对国家辽国,竟然“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握着使者的手号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赵祯真是无愧“仁”宗的称号。

    历史 简书 宋朝

    宋仁宗赵祯的仁德和气量可谓一代杰出君主,只是没有实现大一统,宋朝才没有被史家冠为所谓的“贞观之治”等,但老百姓生活在宋朝,却远比生在汉武帝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甚至不卖我“大宛马”也要必诛的时期更幸福。

    赵祯带给大家的启示:第一是宽容、宽厚、宽松,甚至容得下“大逆不道”的言论;第二是天下太平更比大一统更值得珍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朝:岳飞:千古仁君宋仁宗,读“四书”,天下太平优于大一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sa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