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简友广场想法
哀者胜矣—我读道德经(69)

哀者胜矣—我读道德经(69)

作者: 南溪木木 | 来源:发表于2023-08-18 17:40 被阅读0次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rǎng)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翻译】

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是说,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打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持握一样。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当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怀有慈悲怜悯之心的一方能获得胜利。

【我的理解】

打仗的经常说,打仗时不能主动发起进攻,一般根据情况抢占先机,诱敌深入。不会轻易的向前进,而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宁可退后一尺也不前进一步,这样可以以守为攻,时刻保持主动。这就是所说的行动变化,万千没有规律可循,卷起袖子露出胳膊,但是却不让对方知道我这样做的目的。投掷的武器好像没有目标,其实已经锁定了敌人的关键部位。握着兵器,却不让人知道我下一步攻击他的哪个方向,这样子敌人就不知道我的行动,目的就不知道,这就是制胜的法宝。也就是所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知道我的自己的目的,但敌人不知道那我才能胜利。这和老子的无为思想是一致的,只有无为才会无不为。以及对战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轻敌轻敌,冒进就会丧失我所有的优势,给敌人可乘之机,所以两军的兵力相当的时候更加谨慎的一方一定会取得胜利。我觉得这一节主要是通过用兵的思想来反映老子的无为而治,要符合大道以弱胜强,以柔胜刚,用兵是一样的道理,是以用兵的案例,反应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这就是我理解的道德经。

相关文章

  •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2

    第69章 哀者胜矣 第二节 【原文】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①。故抗兵相若②,哀③者胜矣。 【注释】 ①宝:指...

  • 军法(写作素材,持续更新)

    哀兵必胜:出自老子第69章,故抗兵相若,而哀者胜矣。

  • 20180130悟我之心践行第69天❤️@江西安福

    今日朗诵道德经第69章“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心得: 很多时候,面对竞争对手,主动不如被动,前进不如后退,进攻不如防...

  • 天性和人性的区别2019-07-19

    抱团冲刺《道德经》100,通读1遍,用时20分钟,累积第69遍。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 道德经(69)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六十九章 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用兵有言: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

  • 《道德经》69章 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哀兵必胜: 出自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

  •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1

    第69章 哀者胜矣 第一节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①,而为客②;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③,攘(r...

  •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3

    第69章 哀者胜矣 第三节 复习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

  • 第六十九章 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4个笔记 第六十九章 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 用兵有言: “吾不敢为主[1],而为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哀者胜矣—我读道德经(6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sd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