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女子大学
去梨花女子大学那天,首尔依然下雨,却比前两天小了许多。清晨走在街上,一阵风吹过,从头凉到脚,仿佛从夏天直接到了深秋。乘地铁到了学校附近,树叶被风吹得纷纷下落,可不是就是秋天吗。没有看到校门,但一看到一大面白色梨花的浮雕墙面,便知道这就是梨花女子大学了。
整面墙像一幅巨画镶嵌在长长的屏风上,上面铺满了梨花雕刻,疏疏密密,这样一道风景线将我们引进校园,忍不住在此打卡留影。此刻,雨也停了,风还有些许微凉,看到校园里三三两两穿着绿色校服的女子行过,仿佛自己也年轻了。倏然想到我奶奶几十年前上过教会女子学校,他们穿着蓝衣黑裙,在那个女子很少受教育的时代,走在大街上会吸引多少人的目光呀!
走进校园,满眼皆绿,未看见我所熟悉的伟丽的教学楼,低低矮矮的房屋掩映于绿树丛中,仿佛走进童话世界。以为整个校园的房子就是这样零零星星,没走几步就看到一座高大的基督教大教堂,第一次在校园里看见教堂,原来竟是她们的大讲堂,显然,这是一座古老的建筑。踏上一排排青石板铺成的台阶方能走近教堂,台阶两边绿树成荫,一丛丛开着黄色小花的灌木穿插在大树之间。上了台阶,映入眼帘的就是教堂的大门以及边上挨着的两个小门,主教堂边上还有两栋四层的副楼,爬满常春藤。
梨花女子大学原名梨花学堂,是朝鲜高宗皇帝和明成皇后为纪念当时首先在韩国开创女子教育的循道卫理会医生Scranton的太太而命名的。1948年改名为梨花女子大学。
依山而建的梨花女子大学依傍首尔的地势,古今融合的建筑风格与自然和谐,给人以清雅秀丽之感。除了最吸人眼球的基督教大教堂,还有很多现代化的建筑,如校园中心和下沉式广场。有着欧式建筑的典雅,又融入了自然景观,校园覆盖着高植被,犹如走进欧式花园。凡是来过梨花女子大学,抑或皆不会忘记“校园峡谷”,那是由法国建筑师多米尼克·佩罗设计的,一个集教学、集会空间、屋顶花园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体,充分利用依山的自然之势与现代设计,既美又实用,是梨花女子大学的一大特色。这里所有的建筑都是随山就势,而早期的建筑皆为西洋式的石头房子,尖耸的屋顶、爬满常春藤的小楼房看起来像教堂,恍惚穿越到百年前,体味一下我奶奶她们那时上学的情景。有些建筑用铁栅栏围着,里面像别墅一般的小楼,这些古老的建筑已是文物,这所大学也算一座露天博物馆吧。
梨花女子大学的图书馆也别具一格。图书馆位于地面以下,非常深。走在首尔街上,感觉与重庆有些相似,皆是多坡之地,这样的设计,也是依山就势。一条长长的通道,一头是缓缓的斜坡,另外一头则是陡峭的台阶,图书馆就位于通道的左右两侧,巨大的玻璃幕墙与室内灯光相交辉映,左右两边共有十来个门。走进门内,看到阅览室皆是埋头自习的学生,抑或她们早已习惯这里的游客,赶紧走到旁边的书店,不懂韩文,装装样子便匆匆离开。文创店里有着与她们校服相同的绿色文创艺术品,那种森林绿与绿色的校园也相映。馆内的楼梯靠着玻璃幕墙,也有电梯,电梯也是玻璃的。我们乘着电梯,透过玻璃,满眼皆绿的校园风景。无论外面多么喧嚣,来到这里皆可安静下来。
该校的校训“真、善、美”。短短两个小时的参观也是走马观花,却看到了美,而美往往向善,善又以真为本。喜在校园里行走,喜看莘莘学子,恍惚青春还在,仿佛永远年轻。
益善洞
走出梨花女子大学,附近有许多小商店,时装店居多,还有不少小吃店,与女子大学也相应。许久未边走边吃了,就这样在首尔街头松弛一下,遂乘地铁到益善洞。
益善洞有着80年的老房子,却又相当时尚,这里不仅有历史建筑,更有流行的咖啡店、餐厅和杂货店,想体验一下韩国的历史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喜拍照的我们当然不能错过。
益善洞是藏在大都市的小街小巷,走在弯弯曲曲的小巷里,低低矮矮的房屋,有餐馆,有咖啡厅、有小商品小店……益善洞韩屋胡同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左右,区域内分布着传统与现代样式的建筑,魅力独特。随便往那家小店门口一站就是一道风景。
妹在小红书上看到有一个铁路咖啡馆很有特色,我们就在一个又一个巷子中穿梭,总算找到了,游客大都是来那里拍照的,还得排队等待。看上去景色也不是特别出彩 ,但看别人拍出的照片,的确很有味道。点杯咖啡,在这里坐一下午,有点阳光最好,让时间慢下来。不为拍照而来,只为看看拍照的美女。
北村韩屋村
北村韩屋村,读起来有些拗口,总疑心念错了,写出来倒还顺畅。既然来到韩国,还是想看看他们本土的东西。先前以为韩屋就是韩国人住的房子,其实韩屋是指近代西式建筑较多的正东路上残存的瓦房,如今的韩屋集宫殿、寺庙、住房于一身。北村位于连接北岳和鹰峰的山脉南麓,自古以来就是风水地理上最好的地方。北面有三清公园和北岳山,难道在市中心有这样一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北村北比南高,冬天温暖,排水良好,而且南广阔,南山的视野也很好。走在韩屋村还能看到对面的南山塔。此行因天气缘故,没去成南山塔,在此远观,也少一点遗憾。
来此穿韩服拍照的美女还真不少,好一点的景点还得排队。据说这里还住着人家,却未见有人从屋里走出,这样的闹市,这么多的游客,恐怕已不住人了吧,抑或他们早已习惯来来往往的游客,待在屋里依然过着寻常的日子。我们又转了几个小巷,往人少处走,只有建筑,不见游人的韩屋还真被我们找到了。这里也未见有人从屋里走出,很想看看待在幽深庭院的韩国女子,却唯有一栋栋韩屋述说着古往今昔。
韩屋大都比较矮,梁柱、门和地板皆采用天然木材,构造牢固。墙是由泥和稻草的混合物砌成,通风良好。韩屋的窗户通常都是先做好窗格,然后再贴韩纸,很像我国古代的窗子,那样的窗户经得住风雨吗,却很浪漫,仿佛用手指可以戳破,里面的风景尽收眼底。
户外的庭院和酱缸台为韩屋添了几分古朴和幽静之美,只能想象从里面款款走出的朝鲜女子,那份矜持、古典之美恐怕仅在荧幕上方可看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