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周接小学生放学的家长,可能都会看到和我一样的景观:校门口各类培训机构的招生老师比接送家长都多,各种宣传海报满天飞,游泳速成班、篮球足球班、国画素描班、奥数竞赛班……应有尽有,现在孩子真幸福,这个社会给我们提供了太多可供选择的机会。以前都是学科类的天下,摇身一变,现在都是艺术类的世界。对孩子而言,有什么区别吗?对很多娃来说只是刚逃离狼窝,又进入虎口罢了,家长强加给他们的依然是心不甘情不愿。
艺术培训班,不知道被谁按上了一个兴趣班的花帽子。虽然葫芦里卖同样的药,但是药效不一样,“兴趣班”更受家长欢迎。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兴趣越多,我们在外面吹捧的资本越多。但这些所谓的兴趣课,孩子上完之后真的感到高兴和有趣吗?恐怕不一定吧,我堂妹,家庭条件优渥,堂叔是个小学没毕业的企业家,所以就特别希望自己的女儿多才多艺,这样可以嫁个如意郎君,以后能光耀门楣,让家庭蓬荜生辉。因此,堂妹小时候常常被爸爸逼着去学钢琴,堂妹特讨厌钢琴,她最喜欢的是小提琴,所以每次都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就是不想去上钢琴课。最后还是在爸爸的软硬兼施下被强迫考过了钢琴十级。堂叔逢人就说堂妹钢琴弹的一级棒,已经过了最高级别。考过十级之后,我好像再也没有听过她家里的钢琴响过。如今十年过去了,钢琴早已送人了。堂妹在钢琴上所花的时间到底值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她学小提琴的话,可能会更开心。现在看到很多小朋友,被家长拖着去上兴趣班,一个在前面吼,一个在后面哭,我就特别揪心。小朋友苦等了几个月的暑假,做梦也没有想到是这样子的,以后会不会恐惧寒暑假。

无独有偶,我家大女儿也是学钢琴的。小学三年级的样子开始学,试学了几节课,孩子很感兴趣。正式交学费之前,我跟大女约法三章:“一、交了一个学年的学费,你得坚持学完,中间不能半途而废。这个学年学完,要不要继续缴费,你说了算;二、这个学年要按照钢琴老师的要求,做到每天到琴房练习半个小时;三、自己安排好上课和练琴的时间,每天放学,自己独自去练琴”。女儿同意了,我才交学费。大女儿在以后的学琴过程中,都是非常的自觉,这是她自己感兴趣的事。但是到了初中,课程越来越多,作业越来越难,竞争越来越激烈。初一勉强学了一年钢琴。初二开学前,萌生了暂停学习的想法。我完全同意,兴趣班是孩子自己的事,她有权决定是否继续。当初希望她学点艺术,完全没有想过以此作为吹牛的资本,所以考级都是她自己说了算(其实我是最反对艺术考级的,考级是扼杀孩子兴趣的罪魁祸首)。只希望她跟别人交流的时候,有更多的话题,到了大学能加入更多的社团,积攒更多的人脉关系,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和多彩生活做点小小的准备。

暑假是孩子的暑假,理应归还给孩子,这是他们的权益,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尤其是那些打着为了孩子着想而明目张胆剥夺孩子暑假的家长,更加要不得。孩子还小,可能很多人会说,她自己都不知道对什么感兴趣,不强迫行吗。我的建议是,你可以让孩子多尝试,但不能强迫。天不生无用之才,地不长无名之草。只要你肯花时间让孩子去尝试,我相信一定可以试到你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她感兴趣的事情,她才能投入百倍的去学习,那时都不用你管。让孩子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这才是把暑假真正的归还给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