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漫谈简书电影院
少年的你: 孩子的不幸,也许源自这三种母亲

少年的你: 孩子的不幸,也许源自这三种母亲

作者: 修心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2-07 18:28 被阅读0次

2019年,一部校园题材的华语电影《少年的你》口碑炸裂,豆瓣评分8.3分,影片上映三天总票房便突破5亿,以15.45亿票房完美收官,成为2019年度最佳华语片。

一个是高中的优等生,一个是社会上的小混混,陈念在校园霸凌中苦苦挣扎,小北在社会暴力中与黑暗共舞。一次意外的相遇,一个善意、无奈又充满恐惧的吻将原本两个世界的陌生人绑在了一起。他们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中相濡以沫,开启了仰望星空的故事。《少年的你》虽然以校园暴力为主题材,表面上是孩子的不幸,幕后的掌舵者是他们的母亲。

情感忽视型母亲,让孩子变得孤单与无助

童年情感忽视领域的开创者乔尼丝·韦布说:每个人的童年都曾被父母忽视过,或多或少,或大或小。而这些忽视将影响一个人的自尊、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周蕾是情感忽视型母亲,她没有和女儿建立真正的情感连接,无法察觉到陈念正在经受校园霸凌,更不知自己无形中成为伤害孩子的刽子手。

电影开场不久,镜头来到陈念的家,大白天窗帘紧闭,家里一片漆黑,陈念在一盏台灯的微光下认真写作业,突然门外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一群追债的人来了,吓得她赶快关掉台灯,抱紧双腿,躲在黑暗的墙角,因为母亲欠债的缘故,陈念时常生活在恐惧与不安中,而这在母亲眼中是那句“你一个小孩子,他们能把你怎么样”。

一次陈念放学回家,门口放了一个礼盒,打开家门,母亲周蕾回来了,原来是礼盒母亲拉在门口的,这件事侧面反映了周蕾做事糊涂大条,很难与女儿有细腻的情感连接。在陈念的成长过程中,周蕾经常缺席,她售卖劣质面膜,身陷传销组织自顾不暇。讨债的照片不但贴满了家里的墙壁,还被传进陈念的班级群里,让陈念颜面扫地。

健康型父母擅长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进行真诚的对话。显然周蕾没有做到,她与陈念的对话往往局限于表面安好,丝毫不知孩子的真实处境。她对陈念爱的方式是常年在外,努力赚钱,却忽视了对陈念内心和生活环境的关注,往往爱的人却伤你最深,周蕾让本就处在校园欺凌中的陈念更加孤单与无助。陈念的英文书上写着“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依然有人仰望星空”,也许去北京读大学就是陈念仰望的最后那一片星空。

离异丧偶型母亲,容易将愤怒发泄在孩子身上

从赌场打架受伤回来,小北第一次跟陈念诉说自己的童年。13岁那年,父亲跑了,母亲带着小北生活不下去。一次,母亲带着肉包子回来,小北高兴地吃着,突然母亲开始打他,边哭边打,原来母亲认识了一个男的,因为小北的存在不要她,后来母亲也走了,小北成了孤儿。

俗话说母子连心,母亲十月怀胎生下亲生骨肉,为何要无情的抛弃?根源是婚姻的不幸。丈夫的离开让小北母亲失去了婚姻,也没有了生活的保障,当她想跟另一个男人在一起时,却因为小北的存在再次遭到抛弃,于是,她所有的不幸与愤怒便发泄在了小北身上,最后无奈一走了之。这一点可以用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解释,它阐述的是一种坏情绪的传染方式,人们会把生活的不满与愤怒的情绪沿着社会关系链的强弱传达下去,最弱小的个体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因此小北成为父母婚姻的牺牲品。

父母的抛弃,让小北赤裸裸地暴露在社会中,在泥泞中挣扎,在污秽中求生,无人关爱,小北变成了一个社会中的小混混。他小小年纪便看尽人性险恶,遇到陈念之前,他一直生活在黑暗中。当一个极度缺爱的人遇到一份真心的关爱,就像黑暗世界里那一抹微弱的烛光,他会拼命去守护。陈念是第一个关心小北,问他疼不疼的人,小北在陈念眼中看到了纯真,看到了光明。“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后面”,十米的距离是小北对陈念最好的守护。小北守护的不一定是一份爱情,但一定是父母缺失的爱。

自恋型母亲,是孩子一生的羁绊

陈念鼓起勇气,举报魏莱校园欺凌后,魏莱被带到警察局,她异常冷漠装作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把胡小蝶的死因归咎于学习压力太大,没有一点内疚。直到警察要叫她父母过来时,她突然脸色大变,焦躁不安“胡小蝶死了不好吗?她要是没死的话她妈也弄不到那么多钱,说不定学校医闹能给个几十万你呢,她要没死的话考上大学工作,得多少年才能孝敬她妈那么多钱”,这番话让人听的毛骨悚然,这不禁让人疑惑,什么样的家庭能培养出了这样的孩子?

镜头来到魏莱家,警察郑易正与其母亲对话,谜题渐渐揭开。从客厅环境、家具摆设可以看出魏莱家境优越,各种证书也时刻诉说着女儿的“优秀”。魏莱母亲认为自己的家庭跟别人不一样,她这样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需要足够优秀,话间充满了优越感,观众的疑惑也就此解开,这是一个典型的自恋型母亲。

《母爱的羁绊》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爱来自父母,令人悲伤的是,伤害也往往来自父母。别再让自恋型母爱脱毁了你的孩子”。自恋型母亲专注于自我,把女儿视为自己的反映和延伸,以成功为导向,追求无止境的成功、权利、美貌等,自认为高人一等,因此傲慢缺乏同情心,无法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样的母亲会成为女儿一生的羁绊,带来很多人格障碍,比如缺爱、不自信、空虚。这样看来魏莱是不幸的,她成为了母亲的延伸,努力完成母亲所谓的“优秀”,母亲给她的是无尽的要求与苛责,而不是爱。直到魏莱被陈念推下楼梯的那刻,她依然无法理解为什么像陈念这样没有美貌与身材的女生会有男人帮助她,这也许就是母爱一生的羁绊。

结语

三个孩子对应三位母亲,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生活在言传身教,在人格上悉心栽培,给予孩子物质,教育孩子成人,因此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举足轻重。无论是情感忽视型母亲、离异丧偶型母亲还是自恋型母亲,她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带来了无形的伤害,这种伤害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影响孩子生活的点滴,然而她们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是父母的无知,也是孩子的不幸。

《少年的你》表面上是校园暴力的悲剧,背后则是父母教育的产物。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一个健康、睿智的母亲才能培养出幸福优秀的孩子。父母爱子,请先爱自己,不求为之计深远,但求给孩子一个相对公平的起跑线。幸福的家庭需要父母与孩子一起努力,共同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如《被忽视的孩子》、《解码青春期》、《母爱的羁绊》等等,不断拓展视野,进行认知迭代,每前进一步,便离幸福更近一些。

相关文章

  • 少年的你: 孩子的不幸,也许源自这三种母亲

    2019年,一部校园题材的华语电影《少年的你》口碑炸裂,豆瓣评分8.3分,影片上映三天总票房便突破5亿,以15.4...

  • 源自少年的你

    陈念,一个读高中的女孩儿,正是花开的年纪。拥有清纯的容颜,似出水芙蓉般干净,美得如同隔世青莲。就是这样一朵才欲绽放...

  • 成长的思索

    强势的母亲也许是孩子不幸,因为强势无意识中会剥夺了孩子很多选择的权利,自己的决定不容质疑,孩子渐渐学会了服从,也慢...

  • 你的不幸,源自于你的无底线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语: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在我看来,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

  • 珍珠

    你的光华 源自于母亲的牺牲

  • 胡适:一生的幸与不幸都源自母亲

    胡适这个名字,耀亮了一百年来的中国文化界,直到今天依然璀璨。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胡适,我们今天的文章,或许还在使用文...

  • 请大声说——我爱你

    也许,你对你的父亲说过我爱你。 也许,你对你的母亲说过我爱你。 也许,你对你的恋人说过我爱你。 也许,你对你的孩子...

  • 抑郁症患者的难处是,朋友三观相似但不专业,医生专业但三观不合

    微博上常能看到那些不幸的人,有些人的不幸是无妄之灾,有些人的不幸源自于疾病。如果你的不幸源于无妄之灾,那么这篇小文...

  • 幸福的样子

    40岁以前的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幸福的人。 我的不幸福源自我在22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从此我人生余下的所有光阴...

  • 孩子的很多不幸源自于家庭环境

    小杰是我们班的一位女生,她聪明好学,勤奋努力,有着属于自己的梦想。 七八年级时,她各科成绩还算可以,在年级能占一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年的你: 孩子的不幸,也许源自这三种母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yj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