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精华】2017年1月17日
今天《超级个体》里讲到了“理解拖延,掌握和自己谈判的3种艺术”这一话题。
我印象深刻的是三个和拖延玩儿的方法。首先是接纳,“你又来了拖延,老师好!”;其次,试着和自己讲条件;第三,尝试向拖延请教。我的理解:首先是面对现实、保持涵养,然后温柔待己,智慧地与自己谈谈,找出行动的切入点,比如先玩儿20分钟,再专心学习/行动/练习5分钟,这其实是培养自己全神贯注、集中精力习惯的一种方式,也可以更合理地有效利用注意力。向拖延请教呢,意味着主动地深入思考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着感性一些,接纳拖延、哄哄拖延,用自由书写的方式向拖延学习,是与拖延和解的第一步。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9968/b26064eee9515393.jpg)
图片来源:得到《超级个体》专栏
【我要践行】用心理位移的方式,从不同站位上分析我的一个真性拖延“快走健身”。
我开始拖延,是因为:1 快走健身的目的除了健康之外,其实主要是为了瘦身、减到理想的体重,而意念中知道“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所以信心不足,开始践行的动力不大。2 一些瘦身产品,或类似“必瘦站”等按摩、拔罐减肥的广告,也会偶尔使自己觉得,也许还有更轻松、快速的瘦身方式,对“快走锻炼”产生拖延,重视程度不够。3 目前,工作、学习、生活状态都比较安逸,好像没有“想瘦”到特别迫切的地步,加上曾经试过几周效果还不错,所以觉得可以慢慢来,遇到北京经常雾霾天气,就拖延下来。
我学习到了:1 减肥产品和按摩、拔罐等瘦身想法是妄念,大量实例告诉我们,“管住嘴、迈开腿,持之以恒地规律运动”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朴素瘦身方式,应该践行这一认知。2 媒体工作的特殊性,有时会主持活动或出镜报道,而瘦一点的形象,无疑更赏心悦目,所以从敬业的角度上讲,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开始行动起来。3 不要目标太高、不切实际,只要开始了,订一个合理的"if, then"计划,哪怕一周快走1-2次,关键是先执行、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
你开始拖延,是因为:1 你没有足够重视,其实大家都知道瘦一点更上镜,除了内在涵养、表达内容的丰富性等,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2 你有点儿懒,从思想上被“认知吝啬鬼”的大脑左右,幻想也许有一天,不知怎么,就突然瘦到了“理想的体重”。3 你没有认知到“积累”对瘦身的重要性,就像你的中英文有声语言表达能力,是因为热爱而践行了多年的持续练习,才有了被不断被邀请配音、帮助学员纠正英语发音等社会价值,而“运动健身”,你知道好,但迟迟没有持续践行,没有“积累”,就无法“循序渐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你学习到了:1 用"if, then"列出走路健身的具体执行意图。2 假想你已经瘦身到理想程度,工作方面会有哪些新的机遇,用“甜面包、热汤”模式鼓励自己。3 哄哄自己,开始快走一小时后,给自己一个放松、愉悦的奖励。
她开始拖延,是因为:1 她的认知有偏差,尽管曾经从刻意练习热爱的事情中受益很多,但由于热爱的事情做起来无需心理推动,所以属于“无意中的收获”,没有深刻理解“积累、刻意练习和功不唐捐”的概念与意义。2 她没能把在工作与学习中应用的“确定大目标、细分小目标”的好方法,迁移到“快走瘦身”当中,比如希望“瘦20斤”,那么先细分小目标,从“瘦3到5斤”开始。
她学习到了:1 过好人生,需要用智慧找到“方向感”,用勇气保障“执行力”,“快走锻炼”也是一样的,有了“想瘦的方向感”,就要真的开始规律性运动,才算开始保障“执行力”。2 面对现实、勤于思考,接纳“坚持运动”是不容易的,然后用“细分目标”的方式切入,哪怕运动15分钟也比不运动强。3 如果雾霾天就在空间大的室内走,或者做几组keep,或者重拾以前学习音乐专业时热爱的“民族舞蹈”等,关键是真的行动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