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言:好读不觉晚,岁月温美酒。洗去尘劳虚,会得古今秀。长感千百态,漫游亿万宙。浮生何微茫,一卷自温厚。长灯惟不灭,同心泛雅奏。
古人云:春夏打猎,秋冬读书。冬天温一壶酒或喝一杯茶,就着热气在窗下静静读书,此乐何极!书真乃温暖生命之阳光。
我从小喜欢读书,但那个时候书特别少,家里也不是十分丰裕,挑本书都要斟酌半天。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依然保持着对书的热爱。我记得这么几个事:小学时候,刚拿回来一学期的课本,我都会就着下午的阳光,把它们一遍看完;小学毕业快升入初中的时候,我在堂哥家看到了初中历史书五六本,就花了一个晚上把它们看完了,惊叹人类历史演变之迅速,以及古代中国人所经历的那些世代更迭;中学时候有图书角的那种简易普及书,我常常去看,以至于废寝忘食,午饭都没吃了。这些都可以证明我从小就是个书痴。
而且我几乎是无书不读的,最早刚兴趣的是自然,正好跟我们小时候的野外生活相应。小时候在农村居住,跟着小伙伴一种抓蝌蚪、养蚕儿,也从自然课本上获得了很多知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光合作用。后面自然课本有配做一些简单的小实验,我们也玩得不亦乐乎。可以说这个时候基本上是边玩边学,学的东西在生活中有实实在在的体验。我也以为,小学的学习应当是一半在自然中,一半在书本教室中的,这样方能有所感。
后来感兴趣数学,觉得它有一种精确的美,容易拿高分,拿了高分会有老师、家人表扬。我那时候心算极快,两位数的乘法心算不成问题,还买了一本书叫《算得快》,因此常常能够很快破解老师出的附加题。那个时候读书,也是带着一种荣誉和竞争感。
中学以后爱上了文史哲,一发不可收拾。原因可能是对世间感触深了,感觉非文字不能表达心绪。我三年级时母亲教我写信,可以说为我写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后来青春期时情愫濛濛,如雾如雨,便记起了日记,并写起了诗词。那时也不知道平仄,只是心有所感,写完觉得轻松许多,由此验证了朱自清所说的“情郁郁中而发之于外”是多么有道理了。
后来上大学了,厦大是一所美丽的学校,尤其是新校区的图书馆,更是美轮美奂。它有一个敞篷的顶,中间还有沙发区,有时候就拿着书坐在哪里,读一会,睡一会,眯着眼睛看太阳,很是惬意。
大学的时光曼妙而过,工作之后,觉得一周过得很快。那个时候最深的感触就是,一周过了周三就盼望周末,于是开始怀念自在的求学生涯。那个时候在软件公司工作,夜里还有加班,我却在加班回家路上拐道去书店看会书,再回去才能入睡。读书成为了我洗去工作尘劳的一种优雅方式。
后来会使用当当了,也自己买点书在家读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愈来愈有种在外流浪的感觉。于是考虑考公务员,回去过点安稳日子,同时思考下如何发展自己的兴趣和天赋。老家岗位较少,我最终来到了离家较近的福州。
榕城的文化氛围还是很浓的,我曾经加入一个福州同城读书会,在那里遇见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世俗娱乐化的生活之外,我们竟还在孜孜不倦地谈历史,读古籍如《孙子兵法》、《论语》等。我们还举办了读书相关的周边活动,如辩论、观影等。我基于兴趣,组织过几次诗词朗诵活动,记得朗诵的时候一浪高过一浪,大家都被其中的情感打动,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走出去。有一次我记得主题是“宋词里的金戈铁马”,少年、中年、老年各用各自的方式朗诵了岳飞的《满江红》,听之慷慨欲泪。我感觉比今天的《朗读者》、《见字如面》还好,而且没有一些无聊的故事打断。因读书而与书友相识,且不问出处,想来也是人生难得之事。
读书首先是一种体验。人生万事,你不能尽历,即使经历,也未必有他人的体验,透过读书,我们仿佛也经历人生百态,也驰骋至四极八荒,也神游到万古未来,在那些有缘的书中找到自己的家,找到那些与之可以畅谈的朋友们。尤其在世俗把人平庸化的过程中,我们更能在书中会得真心。因为无论读书还是写书,都是需要沉下来的,因此你比平常多了一份深沉的感受。当然,读书的体验,也根植于我们自身的生命体验,总体来说,生命是更辽阔的,读书只是其中的浓缩,但读书馈赠给我们的,不只是体验,还有一种观照的镜子。
是的,读书其次是一种观照。你即使看星辰百变,如何能得出开普勒三大定律?而你若知道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相对论,再去理解这个宇宙,是不是会多点感悟?读书就时刻给予我们这样的镜子。有句话说,我们活在思想家的思想通道里。真是如此。过去我们讲人间是一部“无字书”,但如果没有有字书做指引,自己悟出无字书的,毕竟是少数。在有字书基础上,自己再悟出无字书来,则可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何况就算你可以悟出无字书来,又何妨听听别人的有字书呢?当然,倘若只会戴镜子而不懂得自我反思,那就真的活在别人的思想通道里出不来了。
因此,读书需要一种反思的态度。大多数时候我们读书时,类似我们对别人讲述的倾听,相当于我们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所以,如果我们没有独立思索的习惯,很容易被书的观点带着走。当然,书的写法也很重要,像古代的诗,留有余地,靠读者自己琢磨,就会影响少些。或者,学国外的一些教材,用一些启发式的写法,也会帮助读者建立自己的思考。但是,我想说的是,不管读什么书,消遣当然可以,大多数时候,是要带着思考的心去读的,从而做到越读书,思想越长进,而不是成为一个两脚书架或是书呆子。
读书还是一种温暖。即使是娱乐的书,也让人心生快乐,更何况是那些启迪心灵的书。因为人生万象,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人性本相通,很多我们所经历的,别人也曾经历过类似的。诚然,没有任何完全对症的心灵解药。为此,我曾经翻遍各种经典,却仍然难以降服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实则也无须降服,这就是生命对我们的考验。但每当选择之前,可以聆听书中朋友的箴言,可以与古今那些智者共同分担人生的苦难,多多少少会觉得有所宽慰,并且生起一种“虽千万人吾其往也”的无畏。书越读到后面,应当心中越加宽容,越加练达,否则,不如少读。
最终,读书是让我们成为一个“人”。古人谈到经典的时候,也常常说“立身为本”,又说“自明诚,自诚明”。读书既能给予镜子,又能消磨很多尘世污染我们的镜子。实则我们自己心不清而不自觉。书第一是写给一颗真诚的心灵的。因此读书的过程就能够清心。我常常通过读书,发现自己的另一个部分,把这些碎片找回,是一生的功课,读书则是美好的风景熏陶,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找回自我。
读书的方法漫谈一下。虽则读了这么多年书,我还是一个体验派,以感同身受为主,随性而至。人生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烦恼和课题。这个阶段可能专注于某个领域,就专门读这个领域的书,了解得多一些了,就不免边际效应,没有再坚持读下去了。所以我很多学问只有登堂,没有入室。但这也可以为创作提供很多素材。读写也是相长的。古人的老方法:“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是非常简单但非常有效的方法。我以为不只心眼口,手也可以动起来,摘抄其中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心得。对于哲学类、需要思考的书籍,尤其需要自己作笔记,提出问题,提出反思,不要人云亦云,这类书没什么好记的,你需要弄通其中的逻辑即可。而对于文学类的,则在理解基础上要背诵一些名篇名句。对于拓展眼界的书籍,你可能只需要像陶渊明一样“好读书,不求甚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自然而然。所以一则看你读书的目的,二则结合书的类型。书山如此之高,也需要有个目标、定位,一般来说,书分为道、势、术三种。道是奠定文明基石的书籍,很多所谓的经都可以归于此类。这种书,就算你不想研究,也要读点,方能知道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他们所运用的典故。比如在中国,不懂四书五经,不懂诸子百家,学问就做不起来。在西方,起码要熟知两希文明的一些经典和故事。势则是某个研究领域的大方向、大形势的书,这个读了对某个领域也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可以帮助自己找到研究方向,还能起到扫盲的作用。术就是偏于应用型的,甚至我们某些论文也属于这一类。针对某个具体的问题进行阐发,可以更有深度,有些也可以直接在生活中解决问题。势和术都是要根据兴趣和自己的志向,当前要解决的问题等等而定的。所以书无法尽读,把时间花在有缘的书上,这和交友是一个道理。再则一些口水书、畅销书,若非消遣,最好少读。等于拾人牙慧,没有深入的了解,有把握还是要看原著和经典。再不行也看一些权威的解读。读书不可贪便,否则就和看电视剧一样,感动得稀里哗啦,最后只是空耗时间和精力。
最后稍稍谈一下读书无用论。实则以有用无用谈论事物本身就是片面的。万物的存在即是合理。无须多谈有用无用。所谓有用无用正表明有所缺陷。而读书正是人格的完善。因此,从有用来说,读书是必然有用的,即使是闲读,也能起到养心之效,何况如果专注于某一门学问技艺去读,也是十分有用的。从无用来说,一些看似无用的事物,构成了我们人生美的境界。明月何用?花香何用?爱情何用?享受这些,本身就是人生最大的福气,又何必限于有用无用之谈?
时光飞逝,读书依然是我人生的主要娱乐和思考,因此也是构成我世界的主体部分。我觉得书籍就是生活的光,不管天有多黑,你总能找到一盏点亮心灵的灯。而心灵的所需,并不是很复杂的,所以,可能愈是古老的灯,愈是能打动你。结尾处,我想引用一首古诗,表达读书的感受,不是颜真卿式的劝人通过读书求取功名的观点,而是陶渊明的句子: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读书咏
一瓣书香是一卷华年
有你的眼泪也有我的眼泪
梦中相思的眼神相对总是温柔
灵魂需要游历四方
需要偶尔跑出这个身体
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千年
虽千万人吾其往也
因为我的生命里有阳光
有弹不尽的无弦琴
浣溪沙·读书如歌
一卷铺陈似碧波,古今人在水中歌。朝云暮雨漫如梭。
美酒时温舒梦翼,萤窗新霁出清荷。行间风景醉婆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