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
·“五感”的领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人不仅仅是一个感官注意的接收器官的组合,同时也是一个敏感的记忆再生装置
·设计师所在领域,就是由几种感觉刺激和人的再生记忆相互交织而出的形象
·感觉或形象的组合是设计者在信息接受者的大脑中进行的一种信息再构筑活动。这一再构筑过程,就是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刺激的过程
·记忆不是简单地再现,而是接受外部信息,彼此认证,再充实新的信息
·“信息的构筑”——有目的、有计划地区干预组合印象的生成过程
·标识原本只是带有引导功能的信息“指示”,但只要这种标识在空间中存在,就必然依赖于一定的载体。
·通过改变介质,让用户有“触摸感”
·背景性和包容力,现代感和品位都可以统一出来
·纸作为一种材料的同时也是一个“无意识的平面”,我们面对它时,必须先舍弃它的物质性,单纯当做一个搬运图画和文字的媒介来认识
·现阶段,电子媒体和书籍会互相影响,分别得到更深入的发展
四、无中生有
·设计理想:生产出的商品一旦被消费者接触到,就能触发出一种新的生活意识,最终启发人们去追求更为完美的生活样式
·不要助长品牌个性突出或具有特定的美学意识
·“世界合理价值”是一种以理性的态度来利用资源的哲学,即没有什么是最好,每个人有自己标准
·目前商品形式两极分化:一是以新奇的素材或夸张的造型来强调独特性,以限量来标榜品牌的价值,以创造出心甘情愿地接受其超高价格的忠实消费者为目标;二是尽可能降低成本,以便宜打造优势。正确的做法是以丰富而低廉的成本实现一个合适的低价
·传达,不是单向度的发出信息,二是明确广告传达给大众一个什么概念,再用清晰、易解的方式传达给大众
·“虚无”,广告设计本身没有明确的商品信息,但以能接受多元解读的向心力为核心,让人们可以寄托自己的各种期待(类似寺庙许愿)
五、对消费欲望的引导
·小处着手,大处着眼
·针对消费者,需要做出调查,才能准确预测市场动向
·当与缺乏美感的商品并置时,有美感的商品更有吸引力,更能开启人们的消费意识
·日常是生活孕育优美意识的文创
·满足消费者内心需要的商品或许会卖得好,但这只体现出营销对于生活本身的依赖
以上内容为《设计中的设计》(作者:[日]原研哉)的第3-5章读书笔记及部分摘要,本人加入一定量自己的理解;因水平有限,欢迎大家交流指正,谢谢~
另:《设计中的设计》是比较偏艺术性的,图片非常多;所以此处更多的是列我个人的要点和提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