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想法
#035《赢者的诅咒》:所谓的“美好”可能都是毒药

#035《赢者的诅咒》:所谓的“美好”可能都是毒药

作者: 麦小范一日一书 | 来源:发表于2019-10-05 11:35 被阅读0次

    明明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了,最终却落入一个败局,这个悖论就叫做“赢者的诅咒”。

                                                                                                                 ----题记

    《赢者的诅咒》是一本有关于传统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之间差异论述的书,主要的核心思想在于表达了传统经济学的很多理论在现实运用层面上产生了差异;书中主要对“有限理性悖论”,“标准经济人假设悖论”,“不完全自利悖论”三个层面进行了探讨。

       给我印象比较深论述层面是“有限理性悖论”与“不完全自利悖论”,下面结合我的思考感受探讨一下:

      “有限理性悖论”说的是:传统经济学认为人们做决策都是理性的,选择行为是权衡利弊,理性计算的结果;而行为经济学则认为市场行为并不完全是理性计算,“现状偏见”说明人的行为并非理性。

       书中举到一个例子:说早期有关于油田资源的开采是需要竞标的,各个竞争者为了得到开采权纷纷出高价,最终获得开采权的那个赢家有超过百分之60的可能性在后面的经营上亏损;因为赢得开采权的赢家在“竞标开采权”的这场战争中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往往以远超与市场价的价格夺得竞标,但是在未来的开采,售卖中所产生的效益远没有预期那么好,这就是赢家的诅咒。

    “不完全自利悖论”说的是:传统经济学认为人都是自利的物种,即使一开始不是这样,但随着吃亏的次数多了,他后面的决策行为也会慢慢偏向有利于自己这个原则出发;而行为经济学则认为人并不都是自利趋使的,“最后通牒博弈”的实验说明了大多数人会为了公平,或自己的情绪主导而影响决策。

       结合着两种悖论,我感受最深的一个点就是:“没有所谓的完美,一切的美好可能都是毒药”。

       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美好的事物”总是充满向往,比如:“一件十分精致但是价格昂贵的衣服”“一个光彩靓丽,闪闪发光的异性”“一个看似美好的绝佳机会”.....普通人在这些美好面前是没有“代价思维”的,他们做决策的出发点仅局限在“我想要”,而没有想过“凭什么”这个步骤。

    一样的上面三个场景,拥有“凭什么”思维模式的人,他们只会在自己的能力圈去决策,比如说自己本身有很强的赚钱能力的人,他们觉得买下“一件十分精致但是价格昂贵的衣服”在价格昂贵的维度代价上他们可以接受;一个本身就很优秀的人在遇到“一个光彩靓丽,闪闪发光的异性”面前,他有足够的资本去匹配别人的优秀;一个沉淀很久的人在碰到“一个看起来美好的绝佳机会”时,因为之前的长期付出坚信自己的选择,可以all  in 这个机会中。

    换种说法,想要在长久的博弈格局中取胜,你需要时刻关注你的“代价成本”,不顾代价成本,盲目去拼尽全力去获得自己以为的“美好”,就算赢了,你也陷入了赢家的诅咒里,在长期的维度上看,你还是得不偿失。

    实际上从经济学的观点去看待世界,你要获得什么,你得拿金钱这个代价去交换;这个准则在我们生活中早就习以为常,可是现实生活中,当你用金钱买不到你想要的东西时,你却没有这个“代价思维”。

    这也给我们在漫长的人生生涯里的前进方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传统意义上的大多数人的人生方向都局限在“增加金钱”的这个维度去竞争,以为金钱能够交换得到一切;而生活中最贵的东西往往是金钱买不到的,这个时候你需要付出其他维度的成本来交换;换句话说:“我们终其一生只不过是在不断累积自己与世界交换的“代价”罢了,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不应当仅仅只把“代价”累积的方向放在金钱维度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35《赢者的诅咒》:所谓的“美好”可能都是毒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be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