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l 格林先生说(知乎)
06、沟通中的万能表达模型-观察+感受+需求+请求
观察:即你观察的客观事实是什么(注意这里要是事实才行);
感受:通过观察之后,你心情感受是怎样的;
需求:你内心希望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请求:向对方请求你的需求需要得到满足。
举例:
老公,你这周工作日五天,每天晚上都是凌晨多才睡觉。(观察)
我感觉很不开心。(感受)
因为我希望你拥有健康的身体,另外你上班也会比较有精气神。(需 求)
所以从下周开始,你能不能每天12点前睡觉呢。(请求)
07、汇报时的FFA法则
Fact——事实
Feeling——感受
Action——行动
举个例子:
最近一段团队不少新人加入,整体运营效率下降了30%。(事实)
我感觉主要是业务知识传递有些跟不上。(感受)
接下来的一周,我会安排老员工一对一辅导每位新人。(行动)
08、解决问题的表达结构(问题-原因-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的结构,具体表达为:问题-原因-解决方案,也就是What-Why-How。
如果某天领导问你: “咱们这个月的业绩怎么下降这么多?”
根据这个框架,该如何回应呢?
你可以先承认问题:这个月的销售额确实在下降。
我分析了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前个季度为了冲业绩,导致很多存量客户都已经购买了产品,这个月新客户来不及转化。
2、竞争对手上个月推出了性价比很高的新品,造成了一部分用户的流失。
针对上面的原因,我计划这样解决:
首先我会再做一次营销活动,侧重转化新客户和开发新客户;
其次我也会和研发部门]开会,催促他们加快研发进度;
使用这个结构时,你需要先把问题阐述一下, 然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接着提出针对这个问题有哪些可以采取的措施。
这个表达解决就是典型的wwh模型,先说结论,然后说原因,最后说解决方案,当然这里的关键点是How。
09、销售FAB结构(属性-优势-利益)
使用场景是向别人推销某样事物,称为FAB销售结构。
先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手机为例:
首先是Feature (属性),也就是这个东西它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属性。比如新上市的手机特点是“搭载最新的xx处理器”;
然后是Advantage (优势),也就是它和竞争对手相比有什么不同,比如”全球处理速度最快的手机”;
最后是Benefit (利益),也就是它能够给顾客带来什么好处,比如"玩各种手游都游刃有余"。
其实,FAB结构最核心在于Benefit,也就是对别人的好处部分,它能够有效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FAB结构在表达中的使用非常广泛。比如,做自我介绍,因为自我介绍就是把自己“卖”给对方。
首先,你可以简单介绍下自己的基本情况,如职业、公司等,这是Feature;
然后讲讲自己最与众不同或者做过最厉害的一件事,这是Advantage;
最后再说说你能够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帮助,这是Benefit。
这样的表达很容易让人记住你,这就是FAB结构在自我介绍中的应用。
概括一下就是:“身份职业+成就/独特点+可提供的价值”。
10、时间线结构
时间线结构就是以时间顺序来展开要表达的内容。
举个例子:
你可以按照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的顺序,来表达自己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再比如,很多公司的网站介绍页往往是按照年份和大事件的方式去表述,条理清晰地展现公司的发展历史。
比较常见的使用场景包括汇报工作进度、谈新项目的设想等等。
对于时间轴的灵活运用还包括:过去-现在-未来。
我前面提到的幸福定义,其实就是用时间线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方式来表达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