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井印痕之紅梅

作者: 半井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2-05 00:20 被阅读9次
半井印痕之紅梅

請無視這只手。

半井印痕之紅梅

小魚印鈕,年年有餘。

半井印痕之紅梅

“紅”字,“絲”旁用雙菱形。

半井印痕之紅梅

第二個“紅梅”。看到變化了嗎?

半井印痕之紅梅

以後發圖會想辦法把我這只手略去,有礙觀瞻。

半井印痕之紅梅

差別主要是“絲”旁,這枚用兩個圓形組合。

第593、594枚。

石材:壽山石,第一個魚形鈕,第二個淺雕小花。

印面大小:

釋文:紅梅。

第一,説紅。

紅,帛赤白色也。(《説文解字》)

紅色象徵著熱情,代表著富貴,原因可能有二,其一,血液是紅色的,其二,一般的火焰是紅色的。

朱門——貴胄家的大門朱紅色,莊嚴肅穆。

紅色革命——革命是熾烈的,如火,革命也是要流血的,所以必須是紅色的。

紅燈停——紅色又是警惕色,會引起人們的警覺,所以有危險的地方通常會用紅色標記以引起人們注意。

紅顏白髮——突然想起張國榮唱的歌,斯人已逝,歌聲尤在耳。

第二,説梅。

梅,枏也。可食。楳,或从某。

某,酸果也。

《段注箋》某即今酸果梅字 。

《段注》:《召南》之梅,今之酸果也;《秦風》《陳風》之梅,今之楠樹也。

現在通常的解釋是“某”為本字,後加木為“楳”,而“某”便假借為代詞。而今通用之“梅”,為後起字,有解釋為“每”指有身孕女子,加木表示有孕者喜歡吃的酸果,似乎也有道理。

尋找漢字的本源意義的過程真的有點像猜謎。

林逋,“梅妻鶴子”,當真癡——“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一句真美,後世詩人難及。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政治家王安石未必真愛梅,梅在他筆下可能衹是个象徵。古詩文中所謂托物言志之技法也。

王冕擅畫墨梅,有名句“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央視經典傳唱節目那個小男孩一嗓子唱出來,天籟之音,繞梁三日。

清末龔自珍有《病梅館記》,“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果如此,雖未脫言志之套路,也算愛梅之人。

第三,刻印。

“楳”字字形來自鄧石如、陈巨来印文,未用木字旁,結構精简统一。“梅”字有兩个異體字,“楳”和“槑”,“楳”字篆體也常做“某”——篆體上一横两边不出头(不識者或誤為“某”,不知者不怪,當特說明之)。

相关文章

  • 半井印痕之紅梅

    請無視這只手。 小魚印鈕,年年有餘。 “紅”字,“絲”旁用雙菱形。 第二個“紅梅”。看到變化了嗎? 以後發圖會想辦...

  • 半井印痕之朱紅

    第525枚。 釋文:朱紅。 石材:老撾石,竹節鈕。 印面大小:1.5×1.8cm。 “紅”字字形來自無專鼎銘文(字...

  • 半井印痕之愛楳(梅)

    第540枚。 石材:壽山芙蓉石。 印面大小:1.2×2.1cm。 釋文:愛楳(梅)。 此二字的寫法略特殊。 “愛”...

  • 半井印痕之湘

    釋文:湘。石材:老撾石。 字形以甲骨文為主體。三點水中間一劃兩頭出邊框,流轉不息。

  • 半井印痕之孫

  • 半井印痕之雪峰

    释文:雪峰。 石材:寿山芙蓉石。 雪,凝雨說物者。从雨,彗聲 。 ——《说文解字》此处采用《说文》篆字字形,与“峰...

  • 半井印痕之夏

    石材:寿山芙蓉石。 印面大小:1.0×1.4cm 这枚小印章石质细腻,润泽淡绿,难得。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解...

  • 半井印痕之稚

    第566枚。 石材:壽山芙蓉石。 釋文:稚。 第一,説稚。 稺,幼禾也。(《說文解字》)稚,說文解字寫稺,依篆韻部...

  • 半井印痕之懿行

    第591枚。 石材:壽山石,瓦當鈕。 印面大小:2.5×2.5cm。 釋文:懿行。 第一,説懿。 懿,專久而美也。...

  • 半井印痕之朝旭

    第574枚。 石材:壽山石。 葉片印紐。 釋文:朝旭。 第一,説朝。 朝,朝,旦也。从倝,舟聲。(《說文解字》)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半井印痕之紅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gp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