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古典音乐的极度爱好,在这个大部分想要的音乐都可以在网络上搜到的时代,我仍然收藏了近千张古典CD,并且我的书架上颇有一些专门论述古典音乐以及音乐家的书籍,比如《游艺黑白》、《指尖下的音乐》、《论钢琴演奏艺术》、《听不完的历史》、《不朽的钢琴家》。。。等等,有些是我看过数遍的,因为这些书无论是在专业度上还是文学水平上都是上乘之作,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将我看到的一些东西分享出来。我不会只是摘抄书中的段落,所以称为书摘似乎并不合适,应该算是读进去后再用自己的方式输出吧。
第一个分享,我想贝多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仅因为我爱他的作品,也因为无论您是否了解和喜爱他的音乐,他在古今中外的音乐史上的地位都是无法质疑和撼动的,有些人会在知乎上提出“贝多芬在国内是否被过誉”这样的问题,然而如果对古典音乐足够了解的话,会发现他无法被过誉,事实上,他在国外的声誉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高。
在许多事情上,贝多芬大大超前于时代,曾有一位著名音乐家(具体是谁我忘记了)说过:“贝多芬的音乐不是历史,而是当代音乐,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会是当代音乐。”。
有人认为贝多芬只是个作曲家,也许演奏水平大大不如当今的一些钢琴家,这是非常浅薄的看法,贝多芬的钢琴演奏有空前的力量、个性和魅力,这是可以从他同时代的许多有权威地位的音乐评论家、作曲家、演奏家的文章中看到的。在许多方面,他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浪漫派钢琴家,尽管他所处的年代还尚处于钢琴演奏的早期。说他是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毫不为过。
贝多芬是一个为了音乐表情而突破一切规则的人,他是一个按照管弦乐队的方式进行思维、并在钢琴上取得此种效果的人,当时他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同时代的人如他这般创作,直到他的学生车尔尼的学生李斯特出现。
其实贝多芬童年时期的钢琴老师都谈不上很好,包括他那位企图把他塑造包装为第二个莫扎特的酒鬼父亲,贝多芬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超越了他老师教给他的东西。贝多芬并不像莫扎特那样5-6岁就开始创作各种交响乐、钢琴曲并由父亲带着周游欧洲进行巡回表演,但他在12岁时已经是一位惊人的即兴演奏家,并且在13岁之前已经写出了三部钢琴奏鸣曲。他视奏很厉害,12岁时在波恩乐队里弹大键琴、拉小提琴,有一次,因为钢琴调音没调好,差了半个音,他就干脆现场转调,把C大调改为B大调。
莫扎特比贝多芬年长14岁,差不多算是两代人,据说他听了这个少年的演奏之后说了一句话:“盯住这个年轻人,他会让世界刮目相看。”,贝多芬的演奏具有一种独特的个性,当时有评论说:“。。。大大不同于常见的对待钢琴的方式,好像他自己闯出一条全新的道路。。。有火一样的表情。”,据说当时早已成名的优秀钢琴家托马谢克在听过这个少年的演奏后,一连几天不能碰钢琴,因为自惭形秽。后来,托马谢克决定加倍努力练琴,然而脑海里的贝多芬的琴音却挥之不去。
贝多芬的即兴演奏光芒四射,他无论是否事先准备过,一个个乐思都层出不穷,仿佛忘乎所以,他会狠狠地敲击钢琴,当时颇为脆弱的维也纳钢琴的琴弦总是砰然炸裂,或者断掉琴槌,据说没有一架钢琴能幸免于难,脾气不好的贝多芬总是抱怨钢琴们不够结实,无法用他想要的方式尽情去演奏。
在一次公开音乐会上,贝多芬不知道为何一开始就暴跳如雷,几个和弦一弹下去,断掉六根琴弦。安东雷哈的回忆更是有趣,他说有一次贝多芬在宫廷里弹莫扎特的协奏曲,请他翻铺,但他大多数时候都在忙着把琴弦上紧,还有把卡在断裂琴弦中的琴槌弄出来,但贝多芬坚持要演奏完,于是他只能跳来跳去,一会翻谱子,一会修理那些东西。
钢琴学生都会很熟悉的克拉默说过,如果没有听过贝多芬的演奏,等于没有听过即兴演奏,贝多芬最著名的大弟子卡尔车尔尼说,贝多芬的即兴是如此出类拔萃,常使得听众热泪盈眶,他的乐思之新奇,之巧妙,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魔力。
曾经有一个沽名钓誉的让那时代人受不了的钢琴家施戴贝尔特,跟贝多芬比赛弹琴,结果倒了大霉,饱尝了处于战斗状态的贝多芬的怒火。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