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我是简七产品研究组的Frank。
最近,有位朋友找上我,一副很焦虑的样子。原来,在过去3年,她从存款20万,变成负债40万……
反差的是,她还算是我朋友中的高收入者,税后年入36万。但如今,也被负债压得喘不过气。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先说说她的情况。这位朋友,我就叫她倩倩吧。
倩倩今年32岁,是一名销售经理,管着一个10多人的小团队。
她爱拼,能力也很强,所以进公司没多久,就被一路提拔。
此前,每次见面,或看她的朋友圈,都感觉挺振奋的,但最近这一次聊下来,才发现,这些年她过得并不如意。
来上海3年了,仍带着孩子挤在不足30平米的出租屋里,每月为房租发愁。
工资虽高,但3年来不仅败光了存款,还欠了40多万外债。
用她的话来说:“人家是越过越富余,我反倒越过越贫穷了”。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还得从她这3年的经历说起。
倩倩说,自己是一个对钱没有概念的人。
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会买回来,钱不够就刷卡。仗着自己的收入高,花出去的钱,很快就能赚回来,也就一直没在意。
2年前,生完孩子后,日子一下就变得紧张起来,孩子的开销比想象中大多了。
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手大脚惯了,一下子想节俭还挺难的。
省钱不成,她就选了另一条路:开源。只要自己赚得足够多,娃一样养得起。
为了多赚点,倩倩开始寻找各种赚钱机会,风格也越来越激进。
不知从哪儿听说,开奶茶店很赚钱,她就动了心。
但当时,因为瞎买+养娃,她的存款只剩5万了。
本钱不够,倩倩就东拼西凑又借了15万,又拉朋友合伙,这才盘了一间店。
在她的计划里,这会是一段新生活的开始,日子越来越红火……
但没想到,问题却接踵而至:
招人难,自己要工作、得带娃,照顾不过来,导致店面盘下来2个多月后,才营业;
店面开起来,生意却不上门,人工、租金、物料却要持续付出成本。
就这样,开店的头一年,她里外里又搭进去10多万,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借来的。
再一次,倩倩仗着自己收入高,借款也一直能按时还上,没太当回事。
但这么折腾了2年后,她也终于有些吃不消了;
再加上这次疫情冲击,工作、店面都断了收入,倩倩彻底陷入了困境。
找身边朋友借了一圈,才勉强把这个月的欠款还上。
估计很多朋友会想,月薪3万,如果不乱折腾,生活该有多好呀。
这也是倩倩非常遗憾的地方,但这不是因为她不够努力、优秀,而是没能理清和金钱的关系。
从这角度看,她的例子其实很典型——
很多朋友可能没有欠债,但在这次疫情里,也着实体验了一把危机感:
比如,应急准备金不充足,日常开销捉襟见肘;高风险的基金股票投资了太多,心态不稳等等。
遇上这类情况,该怎么办呢?
我的建议是:不妨借此机会,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财务抗压能力”。
具体来说,可以分「梳理-分配」2步走:
第一步:梳理你的资产/负债情况
重点看你在各渠道的资金额度各有多少,投资风险是高是低,占总资产比例又是多少?
负债也一样。像倩倩,这两年真是借了不少钱,欠了十几个平台和朋友,每月总计要还1万多。
我的想法是:在复工后,倩倩还是有能力按时还款的;那就尽可能不要借新还旧,一个一个解决掉。
现在比较重要的是:要把当下的欠款信息梳理一下,每个月还多少,每笔负债的利率有多高,都需要她梳理、记录下来,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去解决。
第二步:按需分配资金
梳理了资产负债后,你可能会发现,某些配置比例是不合适的,比如准备留少了,那么往后工资发下来,就优先填补这一块的缺失。
放到负债偿还计划上,也一样,理清后可以划分个优先级。
我给她提供了3个建议:
1)每月先保证按时足额还款,不要逾期影响自己的信用;
2)偿还负债的同时,也给自己留些应急资金;
3)如果还有结余,可以考虑提前偿还借款利率更高的那一部分欠款。
和她盘了盘,以她现在的月收入;日子稍微紧一点,到明年这个时候,压力就会小很多了。
如果,在具体资金配置上,还有疑惑的,可以参考我们的「财富水池」模型:
1)现金池:储备3~6个月的生活支出,做应急准备;
2)保险池:配置好家庭成员保险;
3)目标池:针对中短期目标,做特定储蓄;
4)金鹅池:长期为你钱生钱。
按顺序,有计划地去分配,相信你的“财务抗压能力”会越来越强。
反观倩倩的情况,除了大手大脚花钱外,在没做好现金和保险储备的前提下,就奔着“金鹅池”——多赚钱去了。更何况,她还是借钱投资。
但其实,不论做生意,还是投资指数基金,都冒很大风险的事情;如果不单独管理、做好风险隔离,就会像倩倩这样,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
所以,倩倩的故事,也是个很好的警示;家庭的财产,并不一定要全拿去赚钱,有攻有守,做好配合,才会更安心。你觉得呢?
💖本文首发简七读财(ID:jane7ducai),每天一个理财小知识,让理财更简单,人生更自由。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