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民俗乡土故事
白族火把节的起源

白族火把节的起源

作者: 信义妈咪 | 来源:发表于2017-09-18 20:47 被阅读0次
    白族火把节的起源

          七月,盛夏的黄昏,乡村的小路上蚊子嗡嗡的在头顶簇成一个小云团,任凭你驱赶都挥之不散。把人烤得焦黑的烈日并不影响人们对"火把节"的期待,火把灭蚊也是期待的一部分。


            在端午节人们就开始为火把节准备了,父母给孩子们带上彩色的"手扎线",女人们用扁豆叶子裹上凤仙花包住手指,一觉醒来指甲就被花泥染得通红。
    白族火把节的起源   农历六月二十五,期待的火把节正式启动,家家户户如同过年。日落前吃必盛宴,村村寨寨就开始准备竖火把了。把提前采买的各种祈福彩色纸旗和烟花插上火把,在挂些梨子苹果上去,小朋友们取下戴了两个月的手扎线绑上火把。再给火把上的木柴泼上油,十几名大汉拉这个大家伙入基坑,固定住,一束大火把就这样立起来了。
    白族火把节的起源
            夜幕降临,点火,狂欢开始。      大人小孩人手一束小火把,腰间挂个袋子,里面有松脂和香面和成松香粉。这种粉末的配置是很讲究的,如果松脂配得过多,火苗扑向人时,松脂就会附着在皮肤上,就会被烫伤,所以配置前都要反复实验。
            拿好火把,揣紧"弹药",火把瞄准蚊云,抓一把松香粉撒向火把,只见 蚊子如战斗机般的陨落了。孩子和小青年们 相互追逐着将火苗引向对方,漂亮女孩和蚊子一样总是成为被追逐攻击的焦点,嬉笑打闹直至夜深。
    白族火把节的起源     当村村寨寨都被燃烧的大火把印红时,只有一个村庄例外。据说很久很久以前这个村庄是竖过两次火把的,两次挖火把基坑时都挖出了巨型蟾蜍,自此这个村庄就没在竖过高于房屋的火把了。

          这个村庄叫团山,村庄因团团围住一座小山而建得名,小山顶有座寺院叫平远寺。小山上古木葱郁,山下竹林环绕,溪水潺潺。与村庄一河之隔的山顶上有一块叫"大平地"的山地,就在这片山顶平地上有一个遗址,还流传着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
          在隋末唐初,大理洱海地区小国林立,互不役属,其中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小国,分别被六个国王统领,被称为六诏(诏即部落的意思),即蒙舍诏(今巍山东南部)、蒙巂诏(今巍山北部漾濞一带)、邓赕诏(今洱源邓川)、浪穹诏(今洱源剑川一带)、施浪诏(在浪穹诏东北)、越析诏(今宾川)。
        六诏中,势力最强的便是位于云南最南部的蒙舍诏,因位于诸诏之南,也被称为南诏。由于南诏历经高祖细奴罗、世宗逻盛炎、太宗盛逻皮三代的励精图治,到第四代诏主皮逻阁时,无论经济还是军事都远远强于其他五诏。正因南诏实力最强,便意图灭掉其他五诏。
          为了减少其余五诏的抵抗,南诏王皮逻阁想出了一条毒计。六月二十五日,南诏国王以祭祀祖先为名,邀请其他五诏的国王到大理赴宴,宴席就摆在他新盖的松明楼里,团山村西面那遍平地就是松明楼的遗址所在地。 白族火把节的起源

    戏曲中的皮逻阁


        皮逻阁之所以用松木建成的松明楼来招待五位诏主,是皮逻阁想让六诏商讨结盟立他为王,如果结盟立王意见统一,便放五位诏主安然离去,如若不统一,他便一把大火将五位诏主活活烧死。

        邓赕诏的妻子柏洁夫人美丽善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在唐乐方面甚是出众,是六诏中最具才华的女子。当她知道皮逻阁在松明楼宴请五诏的国王时,她认为这是一个阴谋,认为皮逻阁居心不良。当所有的诏王离开后,柏洁夫人非常担心,她试图阻止自己的丈夫前往,邓赕诏主感到十分为难,如果不去赴宴,那么,其他诏主一旦达成联盟,他们第一要攻打的就是邓赕诏,他不得不为自己的子民着想,所以,他依旧应约前往。
        临行前,柏洁夫人预感夫君此去凶多吉少,于是,亲手为夫君带上铁镯,寓意保佑夫君平安归来,再三叮嘱邓赕诏要小心行事。
        结果,宴席上,五位诏主强烈反对皮逻阁称王。于是,正当人们在松明楼里饮酒作乐、欢歌狂舞的时候,皮逻阁借故下楼,并用火将请来的客人通通烧死在松明楼里,五位诏主无一幸免。
        事后,皮逻阁对外谎称是一场天火烧毁楼阁,并让各位诏主夫人前来认尸,她们在废墟中苦寻自己的夫君,悲痛欲绝的夫人们甚至用手在炭火中扒寻尸体,手指都磨的鲜血淋漓。四位诏主夫人面对着烧焦的尸体懊恼不已,只有柏洁夫人一眼认出了戴着铁镯的邓赕诏主的尸体,心中早已明白根本不是什么天火烧楼,而是皮罗阁为了称王的野心动了杀机。 白族火把节的起源 柏杰夫人雕像
      皮逻阁得知柏洁夫人如此聪明贤慧,就下令把她找来,强迫她和自己成亲。柏洁夫人说:"只要你答应我在松明楼的灰烬旁边搭上一座孝堂,让我给丈夫守孝一百天,痛痛快快哭一场,等到孝期满了,我就和你成亲。"皮罗阁答应了她的要求。为了表达水火不相容的决心,七月二十三日那天,柏洁夫人来到洱海岸上哭祭丈夫,然后纵身投入洱海。柏洁夫人跳海自尽随亡夫而去,只留下了这段令人感慨万千的爱情故事。
        柏洁夫人死后,皮逻阁于783年一统六诏,成了南诏王,他钦佩柏洁夫人的忠贞,封柏洁夫人为柏洁圣妃,建庙立祠供后人敬仰。为了纪念柏洁夫人,云南大理人每年六月二十五日晚上还要过火把节。这天晚上,人们骑上飞马,举着火把,绕着大理城奔来奔去,表示搭救柏洁夫人的样子。 女人们也都用红色的凤仙花把十个指甲染得鲜红,小孩们带上彩色的棉线,以纪念柏洁夫人对丈夫的坚贞。
        这个凄美的爱情传说故事成为了白族火把节的起源,而提起火把节,大多人脑海出现的都是彝族的狂欢,其实除了彝族还有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都过火把节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族火把节的起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ti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