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品格》这本书,是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书籍,为啥要写给父母?因为积极心理学派相信,幸福它是一种能力,可以习得!而作为父母,还有什么比帮助孩子获得这项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更重要的任务吗?答案是,真的没有!
一个有能力找到幸福的孩子,难道还怕在变幻无常的未来吃不开吗?不会,因为有幸福力的孩子,必然是各种品质加持的孩子。书中就谈到了幸福力的8个品格:情绪力、抗逆力、自我效能感、自控力、天赋优势、专注力、王者之力。
看完这每一个力,优秀的父母如你,是不是觉得每一个都非常重要?对于关注潜能开发的我而言,最关注的自然是“天赋优势”。但却被作者生生地说服,其他的7个跟天赋优势有着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都同等重要。
对于开发孩子的天赋优势而言,作者首先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教育,总是在放大孩子的不足?这个积极心理学完全是相反的做法。中国传统文化决定了,大家喜欢听话有礼貌的好孩子。而积极心理学,崇尚开放勇敢义无反顾的强者。
正因为整个中国式教育总在打压孩子的自信,并压抑孩子的自我意识,导致培养出来的,必定是服从听话的人。而非有着完整自信和自我意识的孩子。
家长心里对白:我孩子这么差,有啥优势需要我来打压?他不是别人家的孩子啊!积极心理学派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列出了人人都具备的24项优势,包括:
智慧与知识(创造力/好奇心/思维开放/好学/洞察力)
勇气(勇敢/坚韧/正直/活力)
人道主义(爱/善良/人际智力)
公正(公民精神/公平/领导力)
节制(宽恕和慈悲/谦卑/审慎/自我规范)
超越(欣赏美/感恩/希望/幽默/灵性)
我们的学校只强调知识,却不知道第一项的智慧与知识还包含了这么多优势。拥有了创造力好奇心好学这样品质的孩子,还怕学不会吗?
做父母的,一定不能只听学校的指挥棒,而是要不断尝试去发现孩子的天赋,并且引导他的优势成长。
这本书也许并为直接给出指导方法,看书的父母却能够更加豁然开朗,不再囿于传统教育的框框里打圈圈了。那是因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品格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幸福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