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顺视点]:微论:尽量避免教育均衡三步走中的副作用!
区域义务教育均衡要从基本均衡达到优质均衡,地方政府多分三步走来实现。
第一步是实现校际之间办学条件硬件均衡。
主要策略:教育部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
存在问题:有些地方是在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搞数字游戏,建虚假档案;大班额未彻底根除;图书、仪器、功能室要么没有、要么未达标。举电子白板使用,农村教师用不起、用不成、不会用、不愿用的大有人在!
第二步是实现校际之间生源均衡。
采取策略主要有属地管理,公民同招,划片、摇号、电脑排位等。
存在问题:优质学校电脑排位入学也不太完美,完全凭的是运气,无视学生个人努力奋斗作用,这种所谓平等、公平本身就不公平,并且导向也出了问题一一入学靠命运。因此,孩子入学要在平等、公平的基础上追求公正。
第三步是实现校际之间师资均衡。
采取策略主要有名师均分,普通教师、校长轮岗。
存在问题:会不会出现短视行为;优质校可能会被稀释;有的轮岗教师不能一下子认可、适应、践行新学校文化!
从追求硬件教育均衡到优质教育均衡政府在行动!
重点校与普通校、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差距是历史遗留问题,多数地方教育均衡采取削峰填谷办法,如师资统一调配、校长轮岗,严重挫伤了优秀学校办学积极性,导致名校品牌被稀释,质量下滑。我认为这种是:只注意到扶助弱者的人道,而忽略了压制强者的不人道。
教育均衡采取上述“解放强者,但同时助推弱者去缩小差异;保底不封顶 方为上策。
政府从无视教育均衡存在到有效实现教育均衡是极大进步,而公正解决优质教育均衡,更需要探索实践。若单一用教育表面均衡遮盖本质不均衡也不理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