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348771/95b87ac3c81db3a7.jpg)
今天清理了一下本年度已阅读书单,发现不止34本,还有一些读了看了,没有写读书笔记的,年底一起清算吧。一年50本的阅读量,和樊登倡导的理念相符,但我不喜欢“听精华”,喜欢一字一句的仔细阅读,仔细思考。今年看书太散了,基本是抓起来就看,看一本书可能马上拐到另一个领域去。先这样吧,反正比打牌逛街强。
这本书是在书店花了原价买的,所以仔细看,认真看,要把投资金额“看”回来。
我一直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就是生产力,但是,也苦闷于,知识如何变现。这本书分析了目前流行的几个知识付费的软件,不管有没有学到精髓,至少又获知了几个学习的平台。在此,做一记录和分享。
经营平台的企业:为知识付费提供平台
知乎——综合性知识分享社群
喜马拉雅——国内最大的音频分享平台
小鹅通——技术服务提供商
运营内容的企业:内容生产+运营
吴晓波频道——财经资讯自媒体
凯叔讲故事——最大的童年故事品牌
米果文化——“奇葩天团”教你好好说话
十点读书——读书分享自媒体
梧桐树下——分享投行法律知识
简七理财——专注理财分享
芝士派——专注英语听力培训
内容提供商:专注于内容生产
唐涯——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
田吉顺——妇产科医生
徐洁——如何练就好声音
平台经营与内容运营的融合型企业
得到——精品知识提供者
最近一两年,我在知识付费领域一直是个“合格”的消费者,心理学有条准则,付出了代价的东西才会珍惜,也确实如此。比如,看纸质版书籍比看电子书用心,付费培训比免费讲座收获更多。尊重劳动者,尊重知识的创造者。
在知识付费领域的“收获”大概有那么几次,比较直观的。
1.毕业论文辅导。研究生毕业期间,帮助其他同学写毕业论文,列提纲,搜资料,编问卷,整理数据,做统计分析,一直到论文答辩,整个流程下来,自己好像毕业了几次。
2.心理学授课。这件事情做了一两年,每周往返新都,温江,郫县等地,也算用专业赚钱了。
3.写文案。京东长期“种草”,化妆品生活用品小家电等,自己买的不多,研究过的不少。
4.圈粉丝。怀孕期间,在母婴平台写文,几个月圈了近万的粉丝,后来带来一些收益,但是我太傻了,当时2012年,为什么没有想到把账号一直养下去?娃娃生了,就把软件卸载了。
5.考编制。这大概是知识变现方面“里程碑”式的事件。
比起读过的书,付出过的时间,收益太少太有限。量变引起质变吧,书确实是好东西,学习也是快乐的事。
有一段时间,朋友问我,哎,你最近都没考啥啊?你闲的住嘛?会不会内心空虚?……
别说,没书看,没事干,确实有点毛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