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作者: 三棱镜 | 来源:发表于2023-01-06 22:55 被阅读0次

    【原文】

        上士[1]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2];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3]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4]。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5]德若偷[6],质真若渝[7]。

        大白若辱[8],大方无隅[9],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10],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11]且成。

        【注释】

        [1]上士:上等的士人,指资质上乘的人。

        [2]亡:通“忘”,遗忘。

        [3]建言:立言的人。

        [4]颣(lèi):不平。

        [5]建:通“健”,健康,刚健。

        [6]偷:偷懒,懒惰。

        [7]渝:污秽,浑浊。

        [8]辱:污黑。

        [9]隅:棱角,角落。

        [10]希声:无声。

        [11]贷:借贷,引申为施与、帮助。

        【解析】

        资质上乘的人听了“道”之后,就去努力实践;资质普通的人听了“道”之后,或者记得或者遗忘;资质较差的人听了“道”之后,就会哈哈大笑。如果不被理解不了的人嘲笑,就不足以称为“道”了。

        所以,立言的人曾这样说:

        光明的“道”好像幽暗不明,前进的“道”好像在后退,平坦的“道”好像是坎坷的。

        崇高就如同低谷,广博就如同缺少,刚健就如同懒惰,质朴就如同污秽。

        洁白反而类似于污黑,方正好像没有棱角,最宝贵的器皿总是最后才完全成型。

        最大的声音是悄然无声,最大的物象是没有形状,而大的道路则一直幽隐难见。

        只有“道”,善于帮助一切,成就万物。

        所有的比喻都是为了描述“道”,“道”究竟是什么样子?总之,一定不会是表面的样子,因为它玄妙异常。只有资质较差的人才只看表面,而虚假的表面往往与真实的内在大相径庭,所以那些看不清“道”的人才会认为“道”也就是那么回事,甚至非常可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aj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