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佛教常识100问」第41问:什么叫功德?

「佛教常识100问」第41问:什么叫功德?

作者: 心遇灯缘 | 来源:发表于2020-12-03 11:04 被阅读0次

    功就是经典里所说的修行功夫,修行一定有所得,但是这里所说的功不是练气功,而是指内在修行的功夫;得定是德,因戒得定;修定是功,开慧是德,你的智慧开了,这是德。

    功是修因,德是正果所得的果报,修因证果都与性德相应,称作功德。所以功德不是指在佛门、或是在社会上多做一点善事就算是功德,功德也不是用钱能够修得的,这观念一定要弄清楚;出钱做善事,或用身外之物去做的,都是福德。

    福德与功德不一样,福德不能断贪瞋痴、名闻利养、自私自私,功德能够做到。所以生死轮回大事,六祖惠能大师讲“福不能救”,修再大的福报也救不了这件事。  

    “功德”与“福德”是有很多差异的,大体有四点:

    一是本性不同。功,是一种力量;德,是一种修养,把修养升华成一种力量(即智慧)去帮助别人,称之为功德。福,指幸福美好之意,是把自己的幸福美好寄托于德行而实现的,称之为福德。从本质上讲,功德是利他的,福德是利己的;功德是精神层面的,是摸不到看不见的无为而为的智慧;福德是物质层面的,是摸得到看得见的实惠。

    二是发心不同。发心为己,图有所报,得到的只是福德;发心为他,不求图报,其果报是功德。福德是基于自己的行为造作,所完成而得到的一种结果,也可以说,福德是为自己享用的;功德,其行为也是自己造作,但它是对别人的一种帮助。简言之,福德是对己而言;功德是对人而言,造作的对象不同。

    上圆下空禅师开示:“一切为众生,为善,功德备;一切为自己,为恶,业障现。”

    三是操守不同。持戒不持戒是区别功德、福德的一个重要标志。持戒表明心地清净,不持戒说明这个人心地还不够清净,修行的境界不同,果报也就不同。所以,若求功德,必须持戒,同样的善行,如能持戒则功德无量;若不能持戒,功德全无或微不足道,得到的是些许福报。如放生、布施、本来是善举,可有的人今天刚刚放完生,事后就大开杀戒,杀鱼宰鸭,涂害生灵。有的人今天布施了一万,明天又去发不义之财,骗走人家一百万,这种做法何来功德!

    四是时效的不同。福德以积善而得,修养福德能获得善报,使物质条件优厚,精神欢畅,可是不能避免福报的享尽。福德如储蓄,那点储蓄用光了,福报也就随之没有了。而修养功德渐成正觉,才是功德效益的最好作为。有了功德就有了智慧,在了智慧就可以超凡成圣,了生脱死。因此说,功德是永恒的,福德是暂时的。

    可见,功德是指行作清净善业所得者,修行是功,身心清净是德;灭除内心的愚痴是功,智慧现前是德。

    六祖慧能大师论阐的更为全面详细:“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者,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教常识100问」第41问:什么叫功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cm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