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养成•写作•习惯
第2集 “东柳”之青,经霜弥茂

第2集 “东柳”之青,经霜弥茂

作者: 五音纷兮繁会 | 来源:发表于2018-08-02 23:31 被阅读28次

综述:山东柳子戏的音乐研究

         “南昆、北弋、东柳、西梆”这四种主要声腔曾在清朝初期的戏剧舞台上较为活跃,其中的“东柳”狭义上是指的是山东省内至今仍在流传表演的柳子戏。在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柳子戏传承发展中逐渐星光暗淡,并没有取得如其它三种唱腔那样高的的音乐文化地位。但柳子戏在中国音乐史上是不可或缺的,时至今日研究柳子戏不仅对于描摹“东柳”历史原貌、追溯明清俗曲流变方面有着极高价值,更是在展现山东音乐文化、山东方言文化、山东运河文化等地域性色彩文化上大有裨益。2006年柳子戏已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柳子戏的音乐研究至今未有国外文献,国内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现状整理如下:

        根据笔者所掌握的现有资料,关于柳子戏的著作共有4部、硕博士论文5篇、期刊12篇。4部著作分别是高鼎铸编写的《柳子戏音乐研究》、纪根垠编写的《柳子戏简史》、《中国戏曲志·山东卷》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中的有关章节。

        高鼎铸编写的《柳子戏音乐研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源流、唱腔曲牌、伴奏以及继承和发展。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柳子戏的起源与沿革,青阳腔对柳子戏音乐的影响,唱腔的构成和艺术特征等;第二章通过分析柳子戏的板式、词格等相关因素对齐唱腔曲牌进行具体探究;第三章则重点介绍伴奏音乐和乐队;第四章阐述了柳子戏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展望。

        纪根垠编写的《柳子戏简史》注重对柳子戏进行历史脉络的梳理,根据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柳子戏的缘起、形成、发展、落寞、复兴。在主要线索中穿插着介绍了柳子戏的音乐艺术特色,其中包括音乐结构、调式、板式、曲牌、伴奏等。

       《中国戏曲志·山东卷》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中关于柳子戏的介绍内容基本是概括性、基础性的,主要通过柳子戏的历史发展、唱腔分类、艺术特征以及乐队伴奏等方面对柳子戏进行知识普及性的概括。《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还收集了柳子戏的唱腔和伴奏乐谱。

        搜集到的硕博士论文以及期刊文章主要分为三类:关于柳子戏历史源流的梳理、柳子戏非遗传承与保护、其它新视角下的柳子戏分析。

        首先,在柳子戏历史源流这个方面,梳理起源发展往往是硕博士论文中的不可缺少的篇幅,以何丽丽的博士论文《山东柳子戏音乐文化研究》为典例,该文从柳子戏的地理人文生存环境开始讲起,涉及到地理分布、方言、文化区,又列举不同类型的剧团发展变化,通过曲牌对比来窥探柳子戏本土化及流变,最后通过与山东民歌、鼓吹乐、省内其它戏曲的比较探析其中的发展、融合关系。笔者认为,该文介绍全面,知识结构完整,叙述内容详尽,尤其是文中最后对于柳子戏山东民歌、鼓吹乐、省内其它戏曲的比较这个部分,相当具有探究深度,每个小论题都可以拿出专门进行细节论述,研究思路值得肯定和学习。

        在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大背景下,对于柳子戏的研究一般是与其剧团发展捆绑在一起。如马凌君的《游走在民间的活态非遗:山东省柳子戏民间剧团研究》一文中,作者在简单介绍了柳子戏生成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后,重点以郓城县柳子戏剧团为例,以浓墨重笔探寻其复兴和演出现状。复兴后的柳子剧团以家族传承、村落集体传承和剧团传承三种为主,非遗过后,演出的经济运作、剧目场次、观众选择等都有了不同的改变。观察研究的目的落脚于非遗背景下柳子戏新时代的传承发展启示。文化基因是传承基础,要坚持传承原汁原味的音乐内涵;权衡保留与革新的天平,雅俗共赏是不变的准则;在国家重视的背景下如何改良剧团经营模式以及民间艺人的价值空间需要更多的思考与尝试。

        很多学者已经开始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后在美学、文学价值等新视角下展开研究。王建的硕士论文《晚清民国时期柳子戏的历史转型与文学价值》中,作者认为,学界对包括柳子戏在内的近、现代文化语境下地方戏曲的历史流布、剧目特色、文学价值与现代转型的研究十分薄弱。作者以柳子戏为个案,搜集、梳理其历史痕迹,分析其新编历史戏和古代题材剧目,并在更宏大的文化语境下寻找其现代转型的表现及原因,提炼其文学价值。这对于丰富传统音乐史和中国近现代文学史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1]何丽丽. 山东柳子戏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2]李爽. 山东柳子戏音乐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8.

[3]张立新. 山东柳子戏的考察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3.

[4]何丽丽. “东柳”与运河文化互动关系研究——以客腔曲牌为例[J]. 中国音乐学,2014(01):91-98.

[5]何丽丽. 柳子戏中的山东民歌元素探究[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33(02):88-91.

[6]朱新华. 柳子戏衰落的原因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7]马凌君. 游走在民间的活态非遗:山东省柳子戏民间剧团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6.

[8]李砚. 从“文化整合”理论谈戏曲与民间器乐的关系——以菏泽地方戏曲与鲁西南鼓吹乐为例[J]. 歌海,2013(03):11-16+21.

[9]何丽丽. 柳子戏对山东曲艺音乐的影响[J]. 中国戏剧,2013(07):74-76.

[10]于红. 浅析柳子戏的艺术特点——以《风雨帝王家》为例[J]. 大舞台,2013(07):3-4.

[11]何丽丽. 柳子戏与山东戏曲腔系关系辨析[J]. 戏曲艺术,2013(03):105-110.

[12]王建. 晚清民国时期柳子戏的历史转型与文学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4.

[13]田雪丹. 菏泽柳子戏地域文化艺术探析[J]. 人文天下,2017(16):93-95.

[14]何丽丽. 柳子戏中的【乱弹】曲牌考[J]. 人民音乐,2013(11):56-58.

[15]何丽丽. 鲁西南柳子戏剧团传承与现状调查研究——以菏泽、郓城柳子戏剧团为例[J]. 中国戏剧,2014(12):64-66.

[16]李砚. 再探地理环境与民间音乐之储存关系——以菏泽地区民间音乐为例[J]. 中国音乐,2015(02):133-142.

[17]冯宇超. 柳子戏中的山东元素及传承[J]. 艺术评鉴,2018(12):131-132+130.

相关文章

  • 第2集 “东柳”之青,经霜弥茂

    综述:山东柳子戏的音乐研究 “南昆、北弋、东柳、西梆”这四种主要声腔曾在清朝初期的戏剧舞台上较为活跃,其中...

  • 2020-07-18

    蒲、柳之姿,望秋而零;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蒲草和柳树注重姿态,到秋天就早早凋零了;而松树和柏树注重本质,经历风...

  • 魏晋风度故事——《世说新语》选粹(三)

    9、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

  • 读《小窗幽记》卷一,两三感悟。(2)

    “蒲柳之姿,望秋而零;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卷一·集醒 / 各人眼中的美各有不同,但大体都以看着舒服,赏心悦...

  • 儒林外史35

    第三十五回 庄征君辞爵还家 圣天子求贤问道 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出自《世说新语·...

  • 松柏之质,经霜弥茂,看汪曾祺如何书写底层女性的不凡人生

    松柏之质,经霜弥茂,看汪曾祺如何书写底层女性的不凡人生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 冬柳绿枝

    读《世说新语》总有些地方,让人击节称赏。每每读到“蒲柳之姿,望秋先陨;松柏之质,经霜弥茂”都被语言的机锋刺中。顾悦...

  • 【醉雪堂·心语】22 - 松柏经霜弥茂

    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惟在自持者两得之。 蒲柳之姿,望秋而零;松柏之质,经霜弥茂。斑竹半帘,惟我道心清似水;...

  • 在困境中复原

    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世说新语·言语》 几个月前,办公室上引进了一批植物,希望单调的办公室...

  • 摘抄

    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犹茂。 ——[清]顾贞观 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2集 “东柳”之青,经霜弥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ee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