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尾三月初,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是自然节点和人文合一,集天时地利人和为三合一。这期间草长莺飞,春和景明,人们踏青效游,赏花观景。也是村民们备耕的忙碌季节。其中清明祭祀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祭祖,已有二千多年的传承历史,民间叫“做清明”。做清明不但是缅怀先祖,还能促进家族成员间的团结,还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每年的清明时节也是商家小赚一笔的时候,自古就有民间上坟祭祖的传统,什么串钱啊、裱纸啊、纸元宝啊、纸金条啊,挂清明旗啊……等等,五花八门,人们明知这些东西对故去的亲人也许是没有什么用的,也许只是一些象征,但人们还是愿花很多钱去买。因为人们与故去的亲人有无可逾越的阴阳之隔,心里都很痛,古诗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人们无法寄托自己的哀思,只能尽量买这些东西送到祖上的墓前,以慰自己的思念之情。
每年的清明也是农村集镇上饭店生意除春节外生意最火的时候。平时人们忙忙碌碌,天南海北打拼在各自的岗位上,尽管这时人们的心上都被撕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欢声笑语甚少。但亲人们聚在一起,说说各自的近况,叙叙家常,心中也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清明是中国的传统祭祀节日,不但是人们对先人的怀念,现代人也把它作为联络亲情的纽带之一,我们不但要不忘先祖,还要搞好当下亲人间的团结,也要加强民族团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