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过去了,很多职场人士蠢蠢欲动,拟加入跳槽大潮。甚至有些人不喜欢工作,通过休整自己来掩盖自己对于现状的不满。
但为什么我们很多人这么不喜欢我们的工作呢?

全球很多人力资源公司多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员工敬业度和投入度的调研。研究发现,全球平均值来看,只有15%的员工是敬业和投入的。而中国只有6%的员工是敬业的!因为这一数据从不同的公司的调研报告出来,具有相当的可信度。
我们这么努力的工作,工作时间常常是996甚至007,为什么还有这么高比例的员工不敬业、不真正投入呢?
王阳明先生说:在事上磨炼。很多事情,只有做了才能明白,做了才能有结果。
有些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是觉得无聊、缺乏挑战。
本来对自己的工作感到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是很爽的事情,谁不喜欢这种轻车熟路、又可以随便指点江山的感觉。但偏偏有些喜欢折腾、挑战自己的人们,对这种“大马拉小车”的状况不甚满意。
他们中的有些人因为成就欲望太过旺盛,需要相当的挑战系数、足够的征服感才会感到嗨和爽;他们不满足于重复自己、希望做新、奇、特的事情;还有些人对成长有重度焦虑,觉得太过舒服、太过简单的事情浪费生命、学不到东西、难以成长。
世界就是在这种旺盛的成就欲望、创新动力、和成长焦虑中被推动着前进的!这些都是人们自身进步和成长的积极动力和能量。
但这些动力和能量如果过度强大,我们就会感到一种烧灼感、自我压迫感,因而对当前的工作丧失了更为客观的认识和判断,事实上错过了当下的价值和意义。
看起来驾轻就熟的工作对我们来说真的那么游刃有余吗?似乎是炒冷饭的工作真的是在重复自己吗?我们真的进入了“大马拉小车”的境界了吗?
觉得自己是“大马拉小车”的人,有没有可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自己拉的这辆“小车”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呢?是否没有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呢?是否没有充分意识到周围一切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呢?是否没有为当前的“小车”建立更高的目标呢?
举个例子来说,能做省长的人,一定做得好县长吗?能做团长和师长的人,一定做得好连长甚至班长吗?
以上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当前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帮助我们衡量一下自己和当前工作的匹配,以产生当前工作新的、独特的目标。
事实上,没有一段经历是浪费的!一切可能都是最好的安排!以这样的视角出发,好好挖掘一下当前工作的潜力、独特价值,扩展并丰富当前工作本身,打出一个新天地。
例如一个能做省长的人,在做县长的时候,不抱怨自己的官小,而是意识到,如果在中国能够创造出一个可复制的县长模式,说不定能比做省长贡献更大!因此不抱怨、埋头苦干、执着于当下!
但同时也不忘自己更大的雄心,积极为未来准备。
这种在内心能同时放得下两个看起来矛盾目标的人:既全力以赴关注当下,以杀鸡用牛刀的精神拉好当前的小车;同时又抬头看路,志在远方,想着有一天拉一辆大车的人,将是未来世界的赢家!
我是晏子出刀,希望今天的内容,能让你有所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