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法家的矛盾

作者: 姜地主 | 来源:发表于2018-10-17 14:26 被阅读20次

    儒家和法家的矛盾,其实还不能说是各自给社会开药方,都觉得自己的药最灵,而是在核心诉求上就有差异。

    儒家和法家的矛盾

    如果一定要拿开药方来做比喻,那就可以说:

    儒家开的是营养液,为的是让病人康复.

    法家开的是猛药,为的是让病人"能行”.

    至于病人康复之后能不能行,儒家不关心.

    病人"能行”之后健不健康,法家不关心。

    也就是说,法家关心的是富强,儒家关心的是和谐。

    儒家和法家的矛盾

    今天很多人觉得这两个目标并不矛盾,但在古代,秦朝就是富强但不和谐的典范. 中央的控制力强了,对百姓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国家统一了,也就意味着受苦受难的人无处可逃了。都知道战乱死的人多,但修长城死的人是不是更多,不好说。战乱使人颠沛流离,但到了和平年代,一会儿几十万人北上修长城,一会儿几十万人南下开疆拓土,一会儿又把全国富人强制拆迁,就算还有什么。国际社会"看不惯(当然已经没有了),也无所谓。

    这才叫"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的这两句名言是众所周知的。

    及至汉朝开始,国家政权实质是采用了外儒内法作为指导思想. 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也依赖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政治事功与伦理劝导,是历代统治者稳固其统治的两大核心手段,也是构成外儒内法这一中华文化的重要成因。但这两种思想在汉代时即彼此糅杂,形成了互补的统治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土豆_9d6a:【读后感悟】:非常幸运能在作业雨中学习战友的文章仿佛带我们穿越回了两千年前的诸子百家时代,但是又一针见血的指出儒家和法家各自的优缺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我们这一代人,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与个人成长,很有借鉴意义的。
        【个人建设性的意见】:谈古论今,对于儒家和法家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乃至当下我们应该借鉴什么?期待战友后续的大作。
        【文章金句】:国家政权实质是采用了外儒内法作为指导思想. 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也依赖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政治事功与伦理劝导,是历代统治者稳固其统治的两大核心手段,也是构成外儒内法这一中华文化的重要成因。

      本文标题:儒家和法家的矛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nl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