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背景
名称:ConstraintLayout
出身:Android Studio 2.2新增功能
成就:2016年Google I/O大会黑马奖;可视化Android界面编写领军角色
关键词:约束
ConstraintLayout是Android Studio 2.2中具有亮点的新功能之一,相比于RelativeLayout、LinearLayout等传统布局,它打破了开发者使用XML编写布局的依赖。
虽然传统布局也可以使用可视化界面拖动控件来搭建布局,但是因为不够灵活,大多数开发者还是会选择通过XML代码来搭建布局。而ConstraintLayout的出现将开发者带入可视化布局编程的新纪元,通过建立控件之间的约束,实现布局的构建。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减少了布局的嵌套,减少了布局渲染的层数,降低了CPU的消耗,提高了程序的性能。
ConstraintLayout与RelativeLayout相似,都是通过建立控件与控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来搭建布局,但是ConstraintLayout远远比RelativeLayout强大很多,接下来看一下ConstraintLayout的使用。
建立依赖
ConstraintLayout布局是Android Studio 2.2的新增功能,所以在建立依赖前需要将Android Studio更新至2.2版本或以上。
在app/build.gradle文件中添加依赖,如下:
dependencies {
compile 'com.android.support.constraint:constraint-layout:1.0.0-beta4'
}
修改布局为ConstraintLayout
打开AndroidStudio,新建一个工程,找到布局文件activity_main.xml,打开让其以Design
方式显示,如下图所示。界面中央有两块区域,左边是预览界面,右边的蓝色区域是控件拖动操作界面。
默认创建的activity_main文件的根布局是一个RelativeLayout,接下来将RelativeLayout布局改为ConstraintLayout布局,找到Component Tree
,在其下方右键单击activity_main(RelativeLayout),在弹出的列表中选择Convert RelativeLayout to ConstraintLayout
,如下图所示:
删除一个控件
完成转换后,可以在Component Tree
下方看到ConstraintLayout里面有原来存在的TextView控件,如果不需要,可以在蓝色区域选中TextView控件,单击键盘delete
按钮删除该控件。
切换视图
点击菜单栏的中的Show Design
、Show Blueprint
和Show Design + Blueprint
按钮可以对操作视图进行切换,如下图所示:
添加约束
百闻不如一见,先来看看添加约束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添加约束演示可以看到,按钮控件有四个方向的约束,如下图所示,按钮的上、下、左、右边上各有一个小圆圈,鼠标可拖动小圆圈到ConstraintLayout,与其添加约束。
Button控件约束如将按钮下边圆圈拖至ConstraintLayout底部,则按钮移动至底部;再将按钮上边圆圈拖动至ConstraintLayout顶部,垂直方向上有两个约束的按钮控件就会实现垂直居中。
添加约束约束位置比例调整
当然如果ConstraintLayout添加约束仅仅能实现水平、垂直居中,那么它在功能上与RelativeLayout就没有差别了。除了居中,约束还可以设置控件两边到边界之间的距离比例,通过在右侧属性面板中,拖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进度条来调整两边距离的比例。
调整约束位置比例控件之间添加约束
除了与ConstraintLayout添加约束,控件与控件之间同样可以添加约束。如下图所示,在调整按钮宽度后,将两个按钮的左右两边添加约束,然后将下方按钮的上边与上方按钮的下边添加约束,拖动下方的按钮,可设置两个按钮之间的外边距。
控件之间添加约束
通过控件之间添加约束和调整约束距离比例,开发者可实现较为复杂的约束。
多控件约束 较为复杂的约束调整控件外边距及尺寸
细心的读者们或许会发现,在调整控件位置比例的时候,当进度条滑动至100时,控件未能完全贴上布局的右边界,这是因为控件存在外边距。
调整控件外边距这时候可以修改属性面板中的数值来调整控件的外边距大小,如下图所示:
修改控件外边距在控件尺寸调整上,ConstraintLayout提供了三种模式,在属性面板中点击下图红色框框区域实现模式的切换。
切换尺寸模式这三种分别为:
-
wrap content
wrap_content
wrap content模式就是平时常用的根据内容来设定控件尺寸。 -
固定值
固定值
固定值模式也是平时常用的,通过设定具体数值来确定控件的大小。如下图所示,切换为固定模式后,在下方的layout_width
一栏填写具体的宽度数值。
设置控件大小 -
any size
any size
any size与match parent类似,都是充满整个范围,但是不同点在于match parent充满相对于父容器,而any size是相对于约束条件,即在约束条件下,能填充的范围全部充满,如下图所示:
设置为any size
这里说明一下,ConstraintLayout其实也有match parent模式,但是因为ConstraintLayout不存在多层嵌套关系,所以match parent这种相对于父容器的模式在ConstraintLayout中很少会使用。
删除约束
学习了添加约束后,来看看如何删除约束?删除约束有三种方式:
-
删除单个约束
将鼠标移动到要删除的约束对应的小圆圈,待小圆圈出现闪烁的红色圈圈时,点击小圆圈即可删除约束。
删除单个约束
除了上面这种删除方法,也可以在属性面板中,将鼠标移动到下图红色框框标记的位置,待出现叉叉图标,点击可删除该约束。
删除单个约束
-
删除单个控件的所有约束
删除单个控件的所有约束
用鼠标点击控件,在其左下方会出现一个小叉叉图标,点击小图标即可删除当前控件的所有约束。
-
删除当前界面的所有约束
删除当且界面的所有约束
点击工具栏中删除所有约束
图标的按钮,即可删除当前界面所有的约束。
Guidelines
学完基本的依赖操作,来看一下ConstraintLayout的进阶用法。这里有一个需求,要求将两个控件合在一起,实现水平居中。如果不使用ConstraintLayout,读者们或许会想到用RelativeLayout嵌套LinearLayout来实现。那么在ConstraintLayout这样不存在多布局嵌套的情况下该怎么实现呢?
这时候就提出了Guidelines,GuideLines就如同Photoshop中参考线的概念一样。如下图,创建一个垂直方向的参考线,将其切换至百分比模式,拖动到50%的位置,再将两个控件在左右两侧分别与Guidelines添加约束,然后两个控件的底边相互添加约束即可实现合并居中的效果。此时ConstraintLayout展现了其强大的优势,通过其特性优雅地完成需求。
Guidelines这里说明一下,创建完Guidelines后,读者们会发现它很难拖动,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将鼠标按住划过Guidelines,然后放到Guidelines的位置,按住鼠标即可轻松实现拖动。
拖动GuidelinesAutoconnect
或许因为我们是第一次接触ConstraintLayout,所以感觉添加约束的操作很有趣,但是在项目中,当控件数量比较多时,每个控件的每条边都要一个一个添加约束,这样就会拖慢开发效率,所以ConstraintLayout提出了Autoconnect
的用法。
如下图所示,单击打开工具栏中Autoconnect
功能按钮,将控件拖至屏幕中心,然后约束就会自动添加了,这个相信使用过墨刀设计过APP原型的读者们会感到很熟悉。
Autoconnect会根据我们的意图来判断是否添加相应的约束,当然自动添加的约束不一定全是想要的效果,这时候可以关闭Autoconnect,然后手动修改约束。
AutoconnectInference
Inference与Autoconnect功能相同,都是用于自动添加约束的,但是Inference更加强大。Inference是手动添加约束后,对当前界面所有控件的位置关系添加整体约束关系,感觉和Photoshop里面不同布局中的图像调整好位置后合并可见图层很像。Inference操作如下图所示:
4.gif写在后面
本文是在拜读郭霖大神的《Android新特性介绍,ConstraintLayout完全解析》一文后写的,本文的案例和描述基本都是参考自这篇文章,权当是转载来的吧!请叫我佳作搬运工!
最后附上大神原文链接供大家品读:
http://blog.csdn.net/guolin_blog/article/details/53122387
更新20170311
今天简单地翻译了一篇关于ConstraintLayout的官方文档,写了一篇《从官方文档看ConstraintLayout》,欢迎读者们前来指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