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如果自己不能闯出一条路来,贫困不仅会把所有的希望都熄灭掉,还会留下无穷的恐惧。嘲弄和讥讽,自信与骄傲,都是要经历的,只有这样,他被贫穷折磨着的心,才会愈加坚韧顽强。 ——题记
早年间,我弟打架被开除,找我既借钱又要帮忙找工作。我说:“自己的行为,自己负责任?”他没说什么话,便啪的挂断了电话。顷刻,母亲的长途便打了过来,她几乎愤怒地说:“你不给他钱就算了,连份工作也不帮着找,他不依靠你还能依靠谁?”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才能让母亲明白,我只是觉得我所吃过的苦他也应该能吃。因为我们都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如果自己不能闯出一条路来,贫困不仅会把所有的希望都熄灭掉,还会留下无穷的恐惧。我知道弟弟仍无法理解我的残酷,但我深知,嘲弄和讥讽,自信与骄傲,都是要经历的,只有这样,他被贫穷折磨着的心,才会愈加坚韧顽强。
我也一直觉得,“穷”毁坏的不是审美,而是心态。很多人,已经很有钱了,但因为内心没有安全感,吃相很难看,多少奢侈品都堆砌不出内心的安全感,让人哀伤。不过,也怨不得他们。家里确实穷,他们即使不说,我也能感觉到那种贫瘠与辛酸。物质的极度匮乏导致我长大之后,在花钱这件事上,出现了三种规律:热衷于便宜货,热衷于购买物质,而非购买体验,不敢进行风险投资。
在经济能力逐渐好转+心智逐渐成熟后,这种症状已经有很大好转。但依然会感觉到贫穷是最大的恐惧。这也是许多在贫穷中长大的企业家的一个通病。钱,他们有。但是,他们依然穷。那种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会让他们把赚钱当成头等大事,其他的一概置后,甚至忽略与无视。只有金钱的丰盛,才能让他们忘记灵魂的缺失,避免看到自己的黑洞。
这种葛朗台式的贪婪,并非源于创造的快乐,而是来自匮乏的恐惧。一切都是被动的,被控制的,缺乏自由根基的。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贫穷感。贫穷可以改变,贫穷感却会一生跟随。今天的你我,已经走过了赤贫时代,本该令孩子免于匮乏感。但神奇的是,许多父母会人为制造匮乏的假象,让孩子也呆在恐惧之中。比如,在商场里,一个孩子想要一个玩具,妈妈说:“我们家那么穷,都快交不起房贷了,你还要天天要玩具,你懂点事好吗?”在饭店,姥姥对孩子说:“我们只能吃一碗面,我们没钱,吃不起好的……”孩子想要一双旱冰鞋,爸爸说:“成天要要要,我又不是世界首富,哪有钱给你买……”“没钱没钱没钱!”“穷死了穷死了穷死了!”
是真的没钱吗?不是。是大人心里没钱。他们把这种担忧、焦虑、不快乐投射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也重复相似的命运。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孩子长时间获取这种信息,会从骨子里觉得:我家太惨了,太缺钱了,太卑贱了,太灰暗了,我真的低人一等,没人会尊重我、爱我……他执着于此,便无法体验更高级的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只有在满足了低层需求后,才能向更高层进阶。
物质求不得,便一直求物质。钱求不得,便一直追求钱。如此一来,就会导致一个现象:身穷穷一时,心穷穷三代。
说到这里,肯定有读者会认为:哦,不能哭穷,所以一定要给给给。错,穷怕了的家长,会有两种极端表现,一种是拼命哭穷,一种是拼命炫富。哭穷,会让孩子毁于恐惧;炫富,则会让孩子毁于懒惰。许多穷人在有了一定储蓄之后,自己大肆挥霍,也希望儿子能像只寄生虫一样生活。“儿砸,爸爸有的是钱!”“乖女儿,我们家住大别墅,开保时捷,我们是有钱人,你什么也不用努力,好好玩就是了……”“宝贝,爸爸妈妈赚了很多钱,你只要快快乐乐地生活就行了……”这种状态,满足了孩子的丰盛感,但是,却没有激发孩子的成长动力。
他学不会为自己人生负责。也学不会如何努力。他的创造欲与奋斗欲,被父母的“我们有钱,你不用努力”给堵死了。于是,他的人生,只剩下钱。钱,就成了唯一的价值证明。既然是唯一的,那就要拼命地展览。这类孩子的父母想法也简单:爱。“我赚钱,就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我生了他,我就要给他最好的一切!”
可惜,真正“最好的一切”,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理念上的。父亲是强大的,家庭是富有丰盛的,我是安全的,不用担心贫穷和匮乏。但如果我要有很多财富的话,不能靠爸爸,我要自己负责起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去努力奋斗。精神上的财富,才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哭穷,会让孩子毁于恐惧;
炫富,会让孩子毁于懒惰。
教育改变命运,但对于乡村的孩子,谁在引导他们的人生?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相信,这些孩子跟你我没什么不同,推一把,他们的梦也能实现,这些人正在乡村教书。所有中国孩子,无论出身,都应该享有同等的优质教育。
感谢所有参与进来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