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16929/178c9b62e2e550da.jpg)
懒汉游戏
隔段时间,我就能逮住一个懒惰的自己。
被捕原因,不外乎这段时间没干过什么提升自己的正事。
比如,没运动、没看书、没学习,没好好学会一门技能、没坚持学英语……
所谓的灵魂和身体都不在线时,就有种浪费时间的忧虑。
长时间找不到方向,不安又会演变成焦虑,在每晚睡前啃咬自己。
也会有上路的时候。
比如重拾锻炼的计划;完成100天以上的情绪观察日记;半年以上的英语打卡学习;系统性的理财课程,又或是某门感兴趣的网课收听……
但是,这些对未来的期许,以及自律换来的成功坚持,并没能让幸福如期而至。我还是时常感觉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停下追逐,我又变回那个充满焦虑,快乐不起来的懒汉自己。
隔段时间就得完成一些目标,难道只是为了雪藏焦虑?
成为更好的你,一场找寻心安的游戏
有没有想过,不立这些目标后的你会变成什么?
曾经想到最后,答案是这个:会变成一个不配得幸福的自己。
这种想法的导向是:为了成就配得,不间断的坚持成了必修的功课。
因此即使完成目标,仍然时常倍感失落,因为努力的焦点变成了完美的坚持,而不再是幸福和快乐。一旦停下追寻的脚步,就会开始担心自己是否过于放松,过于懒惰,甚至过于快乐。
曾经期望通过完成目标成为更好的人,现在更像只是无法接受停歇的自己,担心就此失去幸福的权利。
幸福和快乐要价甚高,不克制不吃苦,就好得不踏实?
不得不说,名言警句和鸡汤文给了我们启迪,集体文化已将它发展为共识。
“不经苦难,难承皇冠”的观念,让我们确信苦修的意义,不断奔跑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一个值得幸福的人。而同时,个人意识的萌醒,绽放出最好的自己,成了不枉此生的代名词。
终于有了方向,人们也懒得另寻幸福的定义。
但你想过吗?这些观念充斥着幸存者偏差的逻辑谬误。
就像成功的人常常大发说辞,分享秘技。成功的过程被争相效仿。却容易忽略,即使用同样的方法,失败的也大有人在。就像马云所说,当你成功的时候,你说的话都是真理。
“不经风雨,难见彩虹”,我们奉为真理的一些观念,也许只是某人的一时慨叹。
幸福的关键,也许仅仅是你敢不敢允许自己就这样开始幸福罢。
幸福,追尾巴的小狗
那么设立目标还有没意义?
回答之前,先来聊点别的。
你有没一种感觉,设立目标时我们常会觉得振奋;完成每天的计划时会感觉充实;某天没完成打卡时,又会觉得低落得恨不得重头来过;等到结束这个目标时,你往往并没有多少快乐,偶尔还觉得解脱。
在这过程一遍遍地循环过后,立目标这件事,开始让我觉得,也许我们在意的并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中的我们有没完美地投入了。
而事情一想到要完美,直觉就想逃避,毕竟这难多了。因此无论是放弃,还是用意志力去完成它,都因为额外消耗的心力,以至于结果不敌预期。
再说回立目标这件事情,它当然有意义。只是我的体悟是,设立方向,比立一个个具体的目标更重要。因为目标的设立其实只有根据方向来调整的意义。
其实小时候我们也常这么干。
小时候有了想做的事,就会想着今天能为它做点什么。有了更好玩的,一天两天没做它也没关系。但总不会在一开始就想着坚持它个100天,或在某天没做时,就焦虑难过,自我厌弃。结果是吃喝玩乐全不耽误,倒不知不觉地把事情干成了。
在历经多次目标的追寻后,现在的我更希望去尝试这样的实现方式。这种将心思放在当下,更高效也更有幸福感的方式。
不受过去的覉绊,不受未来的困扰,在当下产生的兴奋、活力、期待、生命力,才是我们立所有目标都该有的推动力。
而幸福也会在你投入时悄然到来。
就像狗妈妈说的,孩子,不要追,向前走,它就在你身后。
成为更好的自己,是对成功的追寻。
只是幸福,与成功无关。
就这样。
最后,让我们尝试来见证一场活在当下的邂逅。
黄昏的海边,一串葡萄遇着一梳香蕉,
—— 你好,我是葡萄。
—— 你好,我是香蕉。
—— 今天太阳不错。
—— 还不赖。
然后吹着海风,各自看日落。
你不能总靠预想的剧情过活,不是么?
再会,自由的葡萄 & 香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