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二和尚的刘海

作者: Leo的防丢绳 | 来源:发表于2023-12-07 18:01 被阅读0次

    很小的时候,我记得我妈给我买过一本儿童绘本,本以为应该是买那种漫画书,里面应该有打打杀杀的场景和无厘头的情节,可是拿到手一看,书里全是老掉牙成语和歇后语的故事,行吧,反正是彩色的,比小人书看着高级,不挑食,哪怕是孔融让梨和司马光砸缸也会饶有兴趣的看一遍,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匮乏的年代,有绘本看就不错了,不过后来听说邻居家孩子有一本葫芦娃,我还是迫不及待地拿它跟人家交换了。

    那本书里我记得有这么故事,叫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一句众人皆知的歇后语,不过绘本里的介绍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叫丈二的和尚,这个人的脑回路可能有点问题,有一天他干了一件什么事,反正是挺莫名其妙的,别人就一直指指点点,于是后来就有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说法。

    当时,天真的我,信了。

    直到后来过了好久,我才明白歇后语是讲究前后逻辑关系的,丈二的和尚,相当于现在的2米多高,貌似比姚明都高,一般人都肯定够不到他的脑袋,想起小时候看的那个绘本,那是啥?

    直到后来听郭德纲,再就是后来春晚的小品里提到,海参炒饭,厨师的名字叫海参,他做的饭就是海参炒饭,我会心一笑,这跟丈二和尚一个原理。

    然后今天又在某公众号上看到了一个词:刘海。

    虽然这东西我现在已经没有了,发际线的嚣张已经把刘海彻底干服了,有它还不如没有,剪了去,也就不闹心了。

    不过,警惕的我,发现这个公众号的作者想玩“海参炒饭”的套路,提起这个词的由来,说唐朝时有个叫刘海的仙童,前额覆盖整齐的短发,然后blablabla,按照这种说法,难道他们不知道说谐音梗是要扣钱的吗?(也不知脱口秀还能不能复苏)

    于是我又查了一下,果然还有一种的解释,古时候,小孩子在未成年之前头发都是自然下垂的。女孩子留的是额头上左右两侧的胎发,垂于额头中央的胎发,这种孩童时代所留的头发统称为“留孩发”,留孩与刘海古时发音相同,传着传着也就成刘海了,民间还有刘海戏金蟾的说法。

    看着好像比直接给仙童安一个刘海的名字靠谱点,不过确实也是谐音,我再次想起了仗二和尚,我想再给他一次机会,难道他真的叫仗二?

    这一查,我愣了一下,难道反转了?

    有一种说法是,来源于山西普救寺。

    元代时期普救寺的香火旺盛,僧人们生活无忧无虑,除了化斋念佛就是吹拉弹唱,很喜欢关汉卿编排的昆曲戏,一个俗名叫作张耳的和尚尤其着迷,演唱起来废寝忘食,常常忘记到斋堂吃饭。尽管师兄师弟好心提醒,张耳依然如痴如醉。有时想起要吃饭了,可是到了斋堂以后,别的和尚早已吃过。第一个拿勺盛饭的从来没有张耳。

    寺里有个僧人爱开玩笑,说是“张耳和尚摸不着头勺”。这话传到普救寺外,日久天长就成了“丈二(张耳)和尚摸不着头脑(勺)”。

    张耳被传成仗二,这样的谐音也算跟刘海那个留孩有一拼,算打平了。

    历史还真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反正就这么传成下来了,我也创个词,叫仗二和尚的刘海,比喻那些有的没的莫名其妙又扑朔迷离的事。

    刘海戏金蟾

    刘海戏金蟾,然后他是不是又砍樵去了?

    胡大姐,等等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丈二和尚的刘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us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