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

作者: 寒江晓瑟 | 来源:发表于2023-02-24 06:40 被阅读0次

    大明最后一位君王是崇祯皇帝朱由检。身为末代之主,他的皇位注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按照子承父业的传统,皇位还轮不到他的头上。但他的哥哥天启帝无子,只能沿袭兄终弟及的惯例,将帝位传给了他。临终前,天启帝拉着他的手,饱含无限期许地说:“吾弟可为尧舜。”由此可以揣测出,崇祯即位为君,承袭的不只是皇帝的宝座,更是天启的希望、诸臣的希望以及大明王朝的希望。

    十六岁的他从哥哥手上接过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帝国。

    北方大旱不断,赤地千里,寸草不生,百姓流离失所,争食蓬草、树皮吃、观音土,腹胀而死者不计其数。古人常言,大旱之后必有大灾,其后引发蝗灾,又有大面积的瘟疫流行,老百姓惊慌出逃,十室九空,人心惶惶。盗匪趁机四起,流民揭竿而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

    为平息国内叛乱,崇祯先后起用了杨鹤、洪承畴、曹文诏、陈奇瑜、杨嗣昌等出色将领,接二连三围剿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然而,神奇的起义军却在劫难中日益壮大。

    与此同时,关外的后金势力悄然崛起,不断骚扰入侵,对大明构成严重威胁。崇祯表现非常积极,组织兵力两线作战,同时对抗李自成与后金。疲于应战的大明,内耗相当严重,财政入不敷出,军民怨声载道。

    更为不幸的是,后金成功地使用反间计,崇祯帝错杀了出色的抗金将领袁崇焕,失去了民心军心,军队作战实力也大大削弱。

    种种迹象表明,大明王朝已经处处显露出亡国之象。在如此惨重的内忧外患之下,他纵然有惊人的才能,也无力回天。只能说,此时的大明已如日薄西山,最终的灭亡并非他一手促成。

    相反,在位期间,崇祯大刀阔斧、积极作为,比如铲除阉党、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平反冤狱。他清心寡欲、励精图治,试图重现明朝曾经的辉煌,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勤奋程度堪比先祖朱劳模。他的贤明甚于父兄、爷爷、曾祖等诸位皇帝,是史上屈指可数的最为勤勉的君王。

    明朝不是因他而亡,他也不是亡国之君,不巧的是他运气太差,恰逢一个江河日下的王朝,遇上了可怕的亡国运势,最终踏上了以身殉国的归宿。

    正所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这是崇祯帝一生悲剧的写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ut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