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

作者: 寒江晓瑟 | 来源:发表于2023-02-24 06:40 被阅读0次

大明最后一位君王是崇祯皇帝朱由检。身为末代之主,他的皇位注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按照子承父业的传统,皇位还轮不到他的头上。但他的哥哥天启帝无子,只能沿袭兄终弟及的惯例,将帝位传给了他。临终前,天启帝拉着他的手,饱含无限期许地说:“吾弟可为尧舜。”由此可以揣测出,崇祯即位为君,承袭的不只是皇帝的宝座,更是天启的希望、诸臣的希望以及大明王朝的希望。

十六岁的他从哥哥手上接过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帝国。

北方大旱不断,赤地千里,寸草不生,百姓流离失所,争食蓬草、树皮吃、观音土,腹胀而死者不计其数。古人常言,大旱之后必有大灾,其后引发蝗灾,又有大面积的瘟疫流行,老百姓惊慌出逃,十室九空,人心惶惶。盗匪趁机四起,流民揭竿而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

为平息国内叛乱,崇祯先后起用了杨鹤、洪承畴、曹文诏、陈奇瑜、杨嗣昌等出色将领,接二连三围剿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然而,神奇的起义军却在劫难中日益壮大。

与此同时,关外的后金势力悄然崛起,不断骚扰入侵,对大明构成严重威胁。崇祯表现非常积极,组织兵力两线作战,同时对抗李自成与后金。疲于应战的大明,内耗相当严重,财政入不敷出,军民怨声载道。

更为不幸的是,后金成功地使用反间计,崇祯帝错杀了出色的抗金将领袁崇焕,失去了民心军心,军队作战实力也大大削弱。

种种迹象表明,大明王朝已经处处显露出亡国之象。在如此惨重的内忧外患之下,他纵然有惊人的才能,也无力回天。只能说,此时的大明已如日薄西山,最终的灭亡并非他一手促成。

相反,在位期间,崇祯大刀阔斧、积极作为,比如铲除阉党、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平反冤狱。他清心寡欲、励精图治,试图重现明朝曾经的辉煌,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勤奋程度堪比先祖朱劳模。他的贤明甚于父兄、爷爷、曾祖等诸位皇帝,是史上屈指可数的最为勤勉的君王。

明朝不是因他而亡,他也不是亡国之君,不巧的是他运气太差,恰逢一个江河日下的王朝,遇上了可怕的亡国运势,最终踏上了以身殉国的归宿。

正所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这是崇祯帝一生悲剧的写照。

相关文章

  • 非亡国之君,而当以亡国之运

    德宗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绝对算最多风雨的皇帝了,同治十三年二月,19岁的穆宗毅皇帝龙御归天,年仅三岁半的载湉被慈安...

  • 《崇祯皇帝传》——“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

    在中国通史的纪录片中看到关于崇祯皇帝的这段遗书就已经对这一个生不逢时的皇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纪录片中用了三秒多钟...

  • 气数

    气数尽了,再努力也无济于事 正如明末崇祯帝吊死煤山。后人对此的评价:君非亡国之君。臣却亡国之臣。古往今来。朝代更替...

  • 纣王是商朝的亡国之君,网友从他的灭亡中得到4点启示

    亡国之君总是免不了被后人诟病,时间久了大家也就习惯了。大多数亡国之君无论生前如何勤勉有为,只要是被灭国,成为亡国之...

  • 歪脖树上吊死的崇祯,到底有多不靠谱?

    文/余福海 崇祯在歪脖子树上吊死之前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朕非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亡国是因为大臣不争气,我自始...

  • 唏嘘的大明

    朕非亡国之君,您们尽是亡国之臣,崇祯说这话的时候真心很郁闷,很蓝瘦香菇。 然大明之亡,不得不说,真的是气数已尽吗?...

  • 2022-09-07

    弄到最后崇祯自己不得不跑到眉山上上吊,因此前还私下已经写下了,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谢书为自己辩护可以说得...

  • 非亡国之君而而遭亡国之运~金哀宗

    金朝灭亡前夕,金哀宗对侍臣说:“我为金紫十年,太子十年,人主十年,自知无大过恶,死无恨矣。所恨者祖宗传祚百年,至我...

  • 史记 | 夏商周王室之姓的来历 20210223

    周朝的王室姓姬,这个大家或许很熟悉? 夏朝的开国之君是禹,亡国之君是桀;商朝的开国之君是汤,亡国之君是帝辛(纣王)...

  • 亡国之君

    遥望煤山歪脖树, 俯阅开封后主词。 同为败落送国世, 崇祯谢罪正为时。 李煜苟且酒为日, 作赋抒怀天下师, 可怜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ut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