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漳州钟离人,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小时候为地主放过牛。他的父母、兄长等亲人相继去世,为了生存,他便落发为僧,乞讨度日。直到郭子兴的红巾军到了壕州,朱元璋才脱下和尚服,投靠了起义军。
1355年,朱元璋率军横渡长江,进发江南。他的将士多数是江北人,因不舍故乡故而行军缓慢,朱元璋为了断了这些将士的归乡之念,斩断船缆,推船入江。将士们见无路可退,奋勇直前。次年,朱元璋率军一举攻下集庆,改集庆为应天。朱元璋以应天为基地,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不断扩大势力,逐渐站稳脚跟,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
后来,朱元璋打败了华南地区的对手陈友谅。前后派人去迎接红巾军的首领小明王;消灭了张士诚的割据势力;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让他们率领25万大军北伐。过了两个月,徐达的军队旗开得胜,占领了山东。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定国号为明,建元“洪武”,此时,他正式成为明太祖。
明军乘胜进军,元兵节节败退。徐达率领大军逼近大都,元顺帝逃往上都,率兵入大都,元王朝终于被推翻了。至此,朱元璋统一了中国。
朱元璋把应天府改称南京,立马妃为皇后,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当上皇帝后,朱元璋就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朱家王朝传至千秋万代。
他的第一个办法是将儿子封王。朱元璋的后妃们一共给他生了26个儿子,16个女儿。除了长子朱标被立为皇太子,还有一个皇子朱楠夭折,其余24个皇子全都被封为亲王。他们的封地遍及全国,主宰着那里的一切。
第二个办法是大封功臣。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文官武将都是功臣。这些开国元勋多是有才能的人,被封公的有6人,被封侯的有28人。均得到了封赏。
朱元璋还别出心裁,设立了一个特务机构—锦衣卫,让其随时监视大臣们的行动,向皇帝报告。
朱元璋随着年纪的增长,性格也发生了变化,原先那坦诚待人的长处,现在变得刻薄、多疑、凶残。特别是他看到太子朱标很像其母亲马皇后,性情朴实,待人宽厚,他怕太子将来驾驭不了那些功臣,威胁到朱家的皇位,决定把那些一意孤行、擅权枉法、行为跋扈、可能影响朱家王朝的人全部杀掉。
最后“二十四将”中,除花云等少数早期战死的以外,其余的几乎都被他杀死。汤和是个例外,他主动交出兵权,回家养老,才得以幸免。真是伴君如伴虎,可怜当年名动天下的“二十四将”,无几人得以善终。
皇后马氏是个忠厚的人,听说朱元璋滥杀无辜,便加以劝阻,但朱元璋不听。马皇后闷闷不乐,于洪武十五年去世。
太子朱标性格仁厚,眼看父皇暴虐,几次进谏,都被斥退。为了讽喻太子,表明自己的隐衷,朱元璋故意丢一根棘杖在地上,要朱标拿起来,朱标面有难色,朱元璋语带双关地说:“你怕刺不拿,我替你把这些刺拔掉,然后再交给你,你不就敢拿了吗?”
朱元璋见朱标过于柔弱,倒是四皇子燕王朱棣聪颖勇武,有些像自己,就打算把太子朱标废掉,立朱棣为太子。他跟几个大臣商量,大臣们认为废长立幼不合宗法,都不同意。朱标知道后,明白父皇不喜欢自己,终日惶惶不安,于洪武二十五年因病去世。太子朱标死后,由于朱标的长子早故,朱元璋依据宗法原则,立朱标次子朱允炫为皇太孙。
明太祖出身于农家,对农民生活多少有点了解。他即位以后,也十分注意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他要求官员们廉洁守法,不能贪赃枉法,加重人民负担。他又招集流亡农民开垦荒地,免除他们三年的劳役和赋税;要各地驻军屯田垦荒,做到粮食自给。他还兴修水利,奖励植棉种麻。所以,明朝初年的农业生产有了很显著的发展,新建立的明王朝政权也得以巩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