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通乾符中,京师医者续坤颇得秦医和之术,评脉知吉凶休咎,至于得失,皆可预言。适有燕中奏事大将暴得风疾,服医药而愈,所酬帛甚多,仍以边马一匹留赠。马之骨相甚奇,然步骤多蹶,虽制以衔勒,加之鞭策,而款段之性,竟莫能改。坤以浪费刍粟,托人以贱价卖之。求骏者才试,还复如此,累月不售。
邻伍有王生,货易于中贵之门,颇甚贫窭。忽诣坤云:“有青州监军将发,须鞍马备行李,亦知驰骋非骏,但欲置于牵控之间。”坤直以无用之畜付焉,亦不约鬻马之价。自此经旬不至,谓其脱略亡逸。一旦复来,所直且逾十万。坤既获善价,因以十千遗之。
俄见王生,易衣装,致仆马,至于妻孥服饰,亦皆鲜洁。或曰:“王生卖马,金帛兼资,计三四百万。”坤甚惊,试询其事,王生初不备说,坤曰:“某以无用之物,获价颇多,但未知驽马之材何以至此。”云:“初致马于青社监军,举足如有羁绊,及将还,途遇小马坊中使,因遣留试,信宿而往,不复见焉。密询左右,数日前,魏博进一马,毛骨大小与此同。圣人常乘打毯,骏异未有偶,将到日,方遣调习步步,萦转如风,今则进御数朝。所赐之物甚厚。”其后王生因大索起价,遂以四百万酬之。是以物逢时亦有数,不遇其主,则驽骥莫分。乃知耕莘野、筑傅岩,未遇良途,奚异于此?
咸通(唐懿宗李漼年号,860-873)、乾符(唐僖宗李儇年号,874-879)年间,京城有个叫续坤的医生,医术非常高明(医和,春秋时秦国良医),凭诊脉就能判断出患者是否可治,对于病情后续发展,也可以预言。正巧有燕中(晚唐指幽州)来京奏事的大将突患风疾(一般认为指中风,也有人认为指风痹,即四肢麻木),服了续坤开的药就好了。大将给了续坤很多酬劳,并送他一匹边地所产的马。
这马骨相非常奇特,但跑起来却常马失前蹄,即使套上马嚼口,再用上鞭子驱策,马还是跑得不快,竟没一点改变。续坤认为这马白白浪费饲料,托人贱卖它。想买骏马的人来一试马,还是那个老样子,以至好几个月都卖不出去。
邻居有个姓王的,以跟宦官做生意为生,非常穷困。忽然找到续坤,说:“有个要去青州(指淄青节度使)任监军的宦官就要出发了,需要马匹托运行李,他也知道你这马不是良马,但只要驱使它能走就行。”续坤直接把马当没用的牲畜交给他,也没约定卖马的价钱。之后过了十来天王生也没来,续坤以为这匹马掉队或逃跑了。有一天王生又来了,所付的马价竟然超过了十万钱,续坤既然卖得了好价钱,于是赠给王生一万钱作为劳务费。
不久再见到王生,他已经换了衣装,有了仆人和马,至于妻儿的衣服装饰,都簇新整洁。有人说:“王生卖马,金钱绢帛等资财加一起,得了三四百万。”续坤非常惊异,试着向王生打听,王生刚开始还不打算细说。续坤说:“我那没用的马,卖得钱已经很多了。只是不知道这匹驽马为何能卖这么多钱?”
王生说:“我刚把马带给青州监军时,马每次一抬腿,就好像被什么绊住了马腿似的(所以监军没要),等带着马回来时,途中遇到内马坊的宦官,他把马留下说要试试,等第二天再去看,马已经不见了。悄悄询问宦官左右之人,说是几天前,魏博节度使进贡了一匹马,那毛的骨相、毛色与你的马相同。皇上常骑着那马打马球,却没有能与那马相匹配的马(皇宫中打马球的马,都要成对,即前文所说‘毛骨大小’要相同),你那马被送进宫后,就有人训练它走步,马旋转得象风一样快(这是对打马球的马的要求)。如今皇上已经骑用它好几天了。赏赐给内马坊宦官的钱物也非常多。”知道这事后,王生就狮子大开口,最后给了王生四百万钱。
所以即使象马这样的东西,能否遇到好时机也有它的定数,遇不到它真正的主人,就分不出它是驽马还是骐骥。于是也就知道伊尹、傅说,如果没遇到好的机会,其命运又与这匹马有什么区别呢?
耕莘野,指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后遇商汤才得以展其才,并辅佐商汤灭夏。筑傅岩,指傅说最初在傅岩筑墙,后遇到殷高宗武丁,得以为武丁之相,辅佐武丁,使殷商中兴。
《续坤》亦出自《剧谈录》,载于《太平广记》卷四百三十五,“畜曾”类中的“马”类。作者以一匹马的遭遇,阐释人材与明主遇合之机,更多的应该是怀才不遇的感慨,篇幅虽短,寓意深刻。
网友评论